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相关因素及其三种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1.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既往有剖宫产史因妇科疾病行二次手术患者254例。术中探查结合术后病理情况筛选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患者124例为研究组(内异症组),其余130例未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既往原发痛经、剖宫产时年龄、剖宫产距二次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避孕、术后宫腔操作及术后再次妊娠与内异型疾病发病的相关关系。2.将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既往有剖宫产史二次手术确诊卵巢型、子宫型、混合型患者124例分为卵巢型40例,子宫型44例,混合型40例。分析三组患者在剖宫产年龄、剖宫产距二次手术时间、术后发病时间、有无原发痛经、临床症状如:术后有无痛经、盆腔疼痛、月经紊乱、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盆腔包块及血清CA-125阳性等方面有无差异,以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1.254例患者中,内异症组及对照组之间各个因素中剖宫产时年龄(P=0.911)、剖宫产距二次手术时间(P=0.543)及术后避孕(P=0.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无相关性;原发痛经(P=0.000)、术后月经恢复时间(P=0.000)、术后宫腔操作(P=0.000)、术后再次妊娠(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原发痛经(OR=7.775)及术后宫腔操作(OR=2.451)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术后月经恢复时间(OR=0.843)及术后再次妊娠(OR=0.261)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发病的保护因素。2.124例术后确诊为内异症性疾病的患者中,卵巢型、子宫型、混合型患者剖宫产年龄、有无原发痛经及术后性交痛(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剖宫产距二次手术时间(P=0.021)、术后发病时间(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术后痛经(P=0.024)、月经紊乱(P=0.031)、经量增多(P=0.019)、子宫增大(P=0.000)、盆腔包块(P=0.000)、盆腔疼痛(P=0.000)、血清CA-125(P=0.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发生与原发性痛经和有无宫腔操作呈正相关(危险因素),而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后再次妊娠呈负相关(保护因素)。2.剖宫产术后不同临床类型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发生,以卵巢型发病时间最早,子宫型发病时间最晚;其临床特征表现卵巢型以盆腔包块及血清CA-125增高为主;子宫型表现为术后痛经、子宫增大及以月经量增多为表现的月经紊乱;混合型,临床特征除术后痛经、子宫增大、盆腔包块、血清CA-125增高外,盆腔触疼痛较为多见。
其他文献
第一章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profilin-1、RAGE的水平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前纤维蛋白1(profilin-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
[目的]通过不同时机肠道准备方法观察、评定下午行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耐受性指标、睡眠时间及睡眠评分、安全性指标等,寻求适合下午行肠镜检查患者的安全、有效、
目的:通过研究青海地区藏汉民族子痫前期患者与HLA-G基因非编码区多态性的相关性,从而筛选出青海地区藏汉民族孕妇易感子痫前期所对应的HLA-G多态性位点,为子痫前期的病因学
目的:通过调查青海地区拟诊为AR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以明确变应原的分布特点,及为AR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指导。方法:对2015.11-2017.01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区的拟诊
[背景和目的]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则居首位。研究发现宫颈癌是一种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高危性疾病,居与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及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自残率。其治疗方式为:1、开颅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素(β-catenin)及锌指转录因子Slug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目的: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也称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术后及晶状体外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在PCO的发病机制中
目的:  了解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beta-thalassemia intermedia,β-TI)和CS型α地中海贫血即CS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 Constant Spring disease,HbH CS)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和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相关因子6(TRAF6)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性的关系。方法: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模型,从小鼠股骨中提取骨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