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视觉注意力的微课视频设计研究与实践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更新,逐步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使得各高校纷纷暂停返校,微课视频以时长短、表现新颖、核心突出、方便快捷等优点,为疫情期间高校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助力。由于微课视频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用户与视频数量递增,微课视频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获取视频信息的效果和效率,如何提升设计质量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以注意力为切入点,挖掘微课视频设计的用户需求要素,提取并分析各要素对用户视觉注意力的影响,构建微课视频设计原则,落实细化设计方案,进行案例设计实践,通过眼动实验验证案例理论的可行性,探究不同切入角度下的微课视频设计。本文首先对微课视频理论进行了国内外现状的研究梳理,明确了微课视频的概念,依据微课视频的设计对微课视频种类进行划分,选取综合编辑类作为研究对象。对用户观看需求及视觉体验需求进行概述分析,制作和使用调查问卷进行需求调研,提取了微课视频设计中色彩、图形、文字、构图、人物设计要素;其次,将注意力概念引入到微课视频设计中,分析各设计要素属性对注意力四个维度在视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微课视频的三个设计原则,即:简洁性、突出性、引导性,并对三个原则下各设计要素的变量因素及范围进行明确,依据微课视频设计原则确定设计目标,构建设计方案;再次,以《文化创意产品》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实践,细化并落实注意力维度在视觉方面影响下的设计要素运用,遵循三个设计原则,提升用户注意力四个维度的能力,增强视觉体验;最后使用眼动实验的注视时间、注视点数、注视热点、注视顺序指标进行设计验证,探讨注意力理论对微课视频设计指导的适用性。本文将微课视频作为产品,深度探究用户需求并作为设计要素进行提取分析,以注意力理论为指导,构建面向视觉注意力的微课视频设计探究,总结设计原则,归纳设计流程,进行案例实践设计与实验验证,为该类型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切入角度和思维模式,促进微课视频的设计发展,提升设计质量。
其他文献
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具有加工简单、柔韧性好、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是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中无可替代的关键储能器件之一。然而,传统的商品化聚合物电介质介电常数过低,无法满足现代电子元件高能量密度或小型化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开发出兼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tanδ)和高能量密度(Ud)的聚合物储能材料是当前亟须攻克的研究难点。本论文基于分子结构设计的角度,对两种不同主链的侧链型介电聚合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使人类加速了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锂硫电池因成本低、环境友好、高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关注。然而,单质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绝缘性导致电机材料电子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伴随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导致容量的不可逆损失、硫正极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易导致正极结构坍塌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多孔碳材料微孔结构的物理限域、硫化锌的原位化学吸附和
二十碳五烯酸EPA因具有抗炎、抗肿瘤及降血糖血脂等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传统EPA来源于鱼油,但其存在提取复杂、季节限制以及重金属污染等弊端。海洋微藻因生长周期短、油脂含量高且无腥味和胆固醇成分等优势成为高品质EPA生产的理想原料。而高效且便捷的微藻EPA分离纯化策略是实现微藻EPA工业化的关键之一,因此本文以高产EPA海洋微拟球藻为研究对象,先建立微拟球藻脂质尼罗红染色荧光定量条件,再优化藻细胞内
负电容铁电场效应晶体管是在传统MOS管基础上把传统的栅极氧化物材料换成铁电材料,其亚阈值斜率可以低至60 m V/dec,它是未来降低晶体管工作电压VDD和进一步缩小器件物理尺寸的一种有效途径。基于此,本论文通过理论建模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负电容FET的电学性能进行了优化,重点探讨了铁电-金属电极之间的界面层电导率与退极化场对负电容FET电学性能的影响。基于Landau-Ginzbug-De
近年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陆地空间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尽快研究和加速开发利用海洋能源与空间资源来缓解这一问题。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要围绕着海洋资源、海洋工程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着力去研究和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因此超大型浮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大型浮体是一种水平尺度巨大的海洋结构物,在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刚体运动和结构变形,必须将两者耦合起来进行水弹性动力学分析来解决这一流固耦
碳化硅(SiC)材料本身具有宽禁带、高击穿场强、高热导率以及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优点,可以用于高压、高频、高功率及高温领域。相比于传统硅基器件,碳化硅功率器件能够实现提高电子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装置体积和重量、增加抗辐照性能等目的,满足新一代航天器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要求。对于SiC MOSFET器件来说,总剂量效应是制约其在空间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迄今为止针对SiC MOSFET器件总剂量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卓越的循环稳定性等优势,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和开发新型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开发出了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多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对来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仍然以石墨类碳材料为主。因此,寻找和开发新型的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过渡金属硫化物(TMSs)具有
硅半导体探测器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医学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的硅漂移探测器(SDD)和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网型小像素硅探测器,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优化和提升。由于SDD是侧向耗尽,所以运输电子的电场独立于耗尽电场,这种运输方式可以使收集电极的有效面积独立于SDD的单元面积,SDD的电容不受SDD单元面积的影响。SDD主要被用于航天航空
镍基合金在长期高温及应力耦合的环境下仍可保持稳定的组织结构,因此其在高温合金材料的工业应用中占比非常大。在高温氧化环境下,镍基合金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连续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可以通过阻隔外界气体与合金发生反应,从而使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但是关于镍基合金的氧化行为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对于氧气环境而言,水蒸气氧化环境对NiCr合金的氧化究竟是起抑制作用还是促进作用?NiAl合金
固态锂电池(SSLBs)因其拥有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高的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电子设备与电力汽车的化学能源之一。固态电解质作为SSLBs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将聚合物电解质与其他无机填料掺杂合成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PEs),因其拥有较高的机械拉伸性能,与电极间的高界面相容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聚酰亚胺(PI)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