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正极碳载体材料中极性位点的吸附与催化行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33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1)和理论比容量(1675 m Ah·g-1)的锂硫电池具有较大应用价值。针对硫正极中多硫化锂严重穿梭效应和缓慢电化学反应速率等问题,本文对碳载体进行结构设计,构建出小尺度极性位点,研究其对多硫化锂的吸附和催化行为。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并结合多种实验与表征方法,本文进行了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探索了极性位点对多硫化锂转化过程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碳载体中极性活性位点(单金属原子极性位点和双金属原子极性位点)对多硫化锂的吸附及其转化过程的催化作用进行理论预测。研究发现不同配位环境的单金属原子对多硫化锂的吸附能力具有较大差异;相同配位环境不同金属原子位点对多硫化锂吸附能力各有不同。当Mn原子和N、O配位为MN1O3时,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Mn-(N,O)位点对Li2S具有较低的分解能垒,Fe-(N,O)和Co-(N,O)位点对Li2S4分解反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双金属磷化物计算结果的分析可知,NiCoP表现出对多硫化锂更好的吸附能力,CoP表现出稍强的Li2S4分解促进作用。采用常温自组装工艺合成前驱材料,并结合煅烧-刻蚀方法制备出Mn协同N、O原位负载的碳载体材料(Mn-NpO/C)。双氰胺作为刻蚀剂和氮源可以在掺杂氮的同时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碳载体结构中氮和锰原子作为极性位点,可以和多硫化锂形成N-Li和Mn-S相互作用从而锚定多硫化锂,促进多硫化锂的还原反应动力学。Mn-(N,O)协同位点可以降低充放电过程中Li2S的分解能垒和沉积能垒,这促进了Li2S的分解和成核生长,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因此S@Mn-NpO/C电极表现出较好的长循环稳定性,在1 C电流密度下充放电600圈,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6%。通过离子掺杂的方式,构建了双金属原子协同N、O负载碳复合材料。对不同金属原子协同作用的初步探索表明,Fe Mn-NO/C对Li2S4分解过程的促进作用较优且具有最快沉积速率和最大的Li2S成核容量,Fe Co-NO/C中Li2S成核最易,CoMn-NO/C具有更低的Li2S氧化分解能垒。电性能测试表明,S@CoMn-NO/C正极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和较高的活性物质转化率。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CoMn8-NO/C对液-液相多硫化锂的转化反应和硫化锂的沉积过程均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在0.5 C电流密度下,S@CoMn8-NO/C的初始放电容量为918.6 m Ah·g-1,循环500圈之后,容量保持在601.5 m Ah·g-1,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7%。通过两步离子刻蚀以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双金属磷化物原位负载的氮掺杂碳纳米笼(NiCoP@CoP/NC)作为硫的载体材料。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iCoP对可溶性多硫化锂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且CoP与Li2S4之间具有较多的电子相互转移,这对活化Li2S4分子、降低Li2S4分解能垒,实现Li2S4的快速转化和Li2S的快速沉积具有积极的作用。动力学测试分析表明,NiCoP@CoP/NC对液-液相和液-固相多硫化锂的转化反应具有更有效的催化效果。硫化锂的氧化过程也具有更低的转化活化能,有利于提升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导电性NiCoP@CoP负载在氮掺杂的碳中可以构成高效的电子、离子导电网络,有利于促进多硫化锂转化过程中的电子和离子传输,提高了电极的倍率性能。因此,S@NiCoP@CoP电极在0.1 C电流密度下,首圈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624 m Ah·g-1,当电流密度提升至3 C时,具有763 m Ah·g-1的可逆容量。并且,在1 C电流密度下长循环1300圈,初始放电容量为1026.8 m Ah·g-1,每圈容量衰减率为0.05%。
其他文献
由于实际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同时兼顾精度、暂态特性、外干扰的影响、参数摄动的影响、模型不确定的影响、控制幅值等诸多因素,因此其本质是一个多目标设计问题。现有的多目标控制方法较少,且大都对指标的形式以及参数约束的形式有严格要求(如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这使得方法的适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由于很多实际系统中并不是全部状态都可量测,因此研究基于输出反馈的多目标控制系统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学位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磁材料,超表面近些年来从光学领域引入到微波、毫米波以及太赫兹波段,由于其具有体积小、剖面低和出色的波前调控能力等优点,使得基于超表面的电磁波调控器件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超表面是由人工设计的亚波长尺寸的单元结构所构成的平面阵列,这种亚波长尺寸的人工单元结构可以被看作超表面的功能基元,可以实现对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如极化、幅度、相位等)的灵活调控;超表面的人工序构,是将功能基元按照人
学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为重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主要体现为体内葡萄糖浓度异常波动。因此,研究对于人体分泌液中葡萄糖具有持续检测能力的传感器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场效应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和响应快速等优点,常被应用于各种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之中,对于疾病预防与诊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用于葡萄糖传感领域的硼酸分子探针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目前已有的对于溶液中葡萄糖浓度进行检测的硼酸-
学位
随着能源日益短缺和微机电系统的大量应用,传统以化学电池为供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和定期更换等问题,其持续供能问题矛盾突出。振动能量俘能器作为一种有潜力的、能替代的清洁能源形式,能够为低功耗的微机电系统持续稳定的供能。利用俘能技术能将自然界的振动能转化为有用的电能,其中,振动源包括风能、水能和机械振动能等。由于风能来源广泛且易于俘获,面向自然界中低流速的风能,本文提出基于翼型颤振压电俘能器,能应用于航空航
学位
动态无线供电(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DWC)技术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实时能量补给,为电动汽车摆脱续航里程不足、车载电池成本高、停车充电频繁等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根本的解决途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磁耦合机构作为能量传输的核心部件,是决定系统传输性能以及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纵向磁通导轨型(Longitudinal flux stretched
学位
电机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内燃机、液压装置,成为汽车、航空航天和舰船等运载领域动力执行机构的主流方案。作为动力执行机构的重要指标,可靠性和容错性一直受到重点关注。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种兼具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容错性的容错电机方案,是未来运载领域动力执行机构的理想选择。为了提高多相容错永磁同步电机的故障隔离能力,本文提出了单双层混合绕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Hybrid-Single/Doubl
学位
随着图数据的广泛应用,图数据规模也在飞速增长。目前的图数据规模可以轻松地超越GB,达到TB、EB级别。使用内存图分析算法处理大规模图数据时具有高昂的内存空间代价,而使用外存图分析算法需要保证在计算设备内存空间较小时算法的可运行性,难以满足大规模图分析的效率要求。与此同时,图数据不断增长的规模也考验着基于索引的图分析算法。例如,一些子图查询算法需要在内存中存储与输入图规模基本相同的内存索引,部分可达
学位
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HEAs)具有稳定的固溶体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因而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但传统制备工艺往往造成高熵合金构件形状简单,尺寸有限,且其内部存在夹杂、气孔与成分偏析等铸造缺陷,限制了高熵合金的工业化应用。激光熔化沉积(Laser melting deposition,LMD)技术可以加工获得具有均匀组织结构与优异力学性能的金属构件,并在制备大尺
学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誉为飞机的心脏,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内航空发动机规模日益增大,技术集成度和系统复杂度持续上升,对先进的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提出迫切需求。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PHM普遍存在故障诊断效果不佳、寿命预测不准、维修决策不优、保障成本偏高、决策效率偏低等问题,对发动机PHM关键
学位
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航天器被送入太空以完成多种多样的空间任务。航天器的姿态控制是保证航天器完成各种现代空间任务的基础,在航天器完成对地/对星观测任务、捕获任务以及跟踪任务等空间作业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航天器在轨运行时,其姿态控制系统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干扰的影响,比如太阳风力矩、重力梯度力矩以及磁力矩等。因此,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抗扰能力。此外,航天器自身载荷的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