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5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及反义基因表达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D151基因转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目的:观察正义和反义CD15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全长正义和反义CD15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151和pcDNA3.1-anti-CD151重组质粒,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VSMCs,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携带的正义或反义CD151cDNA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s,转染48小时后进行下列实验:(1)以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151的mRNA和蛋白表达;(2)以Boyden趋化小室及细胞划痕修复方法观察细胞迁移功能;(3)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方法评估细胞增殖能力。结果:(1)CD151表达:转染48小时后,与载体对照组[pcDNA3.1(+)]、脂质体对照组(Lipofectamine2000)和空白对照组(PBS)的CD151/β-actin相对灰度值比较,反义CD151组(pcDNA3.1-anti-CD151)的mRNA表达降低58%,蛋白表达降低51%,正义CD151组(pcDNA3.1-CD151)的CD151mRNA表达增加171%,蛋白表达增加133%。(2)VSMCs迁移:穿过Boyden趋化小室8μm微孔滤膜的平均细胞数/高倍镜(×200)视野,正义CD151组(86.5±12.4)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反义CD151组(37.9±6.3)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载体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义CD151组的划痕修复率(64.20±11.5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反义CD151组(15.71±6.24%)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载体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VSMCs增殖:MTT比色法检测的各组VSMCs OD值,正义CD151组(0.27±0.12)、反义CD151组(0.23±0.05)、载体对照组(0.22±0.07)和脂质体对照组(0.26±0.09)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S+G2/M期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分别为13.16±2.25%(正义CD151组)、11.64±2.53%(反义CD151组)、14.33±2.03%(载体对照组)和13.93±1.96%(脂质体对照组),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的正义CD151基因转染可显著促进大鼠主动脉VSMCs的迁移,反义CD151基因转染则显著抑制VSMCs的迁移,表明CD151对VSMCs的迁移功能具正向调控作用。正义和反义CD151基因转染对VSMCs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表明CD151可能不参与调节VSMCs的增殖活动。第二部分反义CD151基因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目的:在证实CD151具有调控VSMC迁移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反义CD151基因局部转染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管腔再狭窄的效果,以探讨基因疗法防治再狭窄的新靶点。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50-400克)45只,随机分入三组,分别为基因治疗组(15只),载体对照组(15只)和NS对照组15只。另以NS对照组造模血管的对侧颈动脉标本为正常对照组。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采用血管腔内保留灌注和血管外膜渗透两种途径,在基因治疗组大鼠的球囊损伤血管局部转染pcDNA3.1-anti-CD151重组质粒+脂质体(Lipofectamine)复合物;载体对照组转染pcDNA3.1(+)+脂质体复合物;NS对照组局部给予相同体积的NS(生理盐水)。术后正常饲养。各组提取术后7天时的造模血管段组织(每组5只)的RNA和蛋白,分别以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CD151mRNA和蛋白在局部血管组织的表达(以CD151/β-actin相对灰度值为定量指标);分别取术后14天的造模血管标本,以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测算内膜面积(IA)、中膜面积(MA)、IA/MA以及动脉狭窄程度;以免疫组化方法分析CD151的组织形态表达。结果:(1)CD151在转染血管的表达:基因治疗组血管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则显著低于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P<0.05);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基因治疗组血管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均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血管形态学变化: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基因治疗组的IA、IA/MA以及动脉狭窄程度均显著小于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均P<0.05)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均P>0.05)。免疫组化病理切片见CD151在各组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均有棕褐色的阳性染色,主要分布在内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基因治疗组、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血管CD151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血管增强,基因治疗组的CD151阳性染色明显弱于载体对照组和NS对照组。结论:反义CD151基因局部转染可显著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减轻管腔再狭窄程度,表明在再狭窄形成机制中,CD15发挥重要作用,可将其作为有效的基因治疗靶点。第三部分CD151在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通过检测CD151在人粥样硬化动脉中的表达,探讨CD151在人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下肢动脉AS病变血管标本和冠状动脉AS病变血管标本(共32份)及正常人动脉标本(15份),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151蛋白表达水平(以CD151/β-actin相对灰度值定量表示),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表达分布,比较两组差异,并分析合并的不同危险因素对CD15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病变血管的CD15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动脉(1.18±0.15 VS 0.77±0.12,P<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CD151主要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表达。正常人动脉壁的CD151表达主要集中在邻近外膜的中膜层平滑肌;在AS病变的血管壁中,CD151在内膜下及整个中膜层均有表达,其范围明显大于正常人动脉壁;血管壁AS病变越严重,CD151的表达水平越高。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对CD15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CD151在动脉中的高表达与AS密切相关;其主要表达于VSMC,提示CD151在VSMC参与的AS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D151在AS病变血管的表达取决于血管病变程度,而与危险因素无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完美主义、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行为的状况,并探讨其相关性,以帮助护理教育者正确指导护生,帮助他们改善拖延行为。方法选取某医院235名护生为调查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的因素。方法收集4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生化指标、心理因素、并发症及死亡原
<正>城市郊区地处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同时具有城市与乡村的特征,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土地利用复杂,用地性质与产业种类相对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管理难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分析克唑替尼治疗中国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
通过对太原市特种垃圾的产量、物理成分、处理现状及产源地分布等因素的调查,得出太原市特种垃圾产量大、成分复杂、无害化处理水平低的结论,说明太原市实行特种垃圾的统一收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already been the hot and key point on the plateau evolvement, the earth ecological variety, as well as the societ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 rese
磷脂爬行酶1(phospholipid scramblase 1,PLSCR1)属于钙离子结合的、棕榈酰化II型膜蛋白,但最近的研究显示非棕榈酰化PLSCR1也能进入细胞核内并结合基因组DNA。目前,有关PLSC
本文分析了Leech的“礼貌原则”,指出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应遵循得体准则、尊他性准则和一致准则。
武汉大学组建的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的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病毒阳性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病毒和其他10类4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