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通过网络的传播和媒体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从发生的学段来看,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的高发阶段。如何让初中生远离暴力和欺凌、在阳光下学习成长,学校肩负着首要责任,责无旁贷。本文认为,从初中课程教育的角度来看,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法律意识等方面起到主渠道作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初中校园欺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此阶段,相对于知识的传授,本课程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如何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使教学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最终达到减少校园欺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就成为当前广大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校园欺凌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一般性概述。对欺凌、校园欺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要介绍了当前校园欺凌的的表现形式及特点,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为之后第四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防范校园欺凌的价值这一论题,主要从防范校园欺凌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可能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迫切性”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校园欺凌较为明显的态势展开,是为现实性陈述;“重要性”主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为长远性陈述;“可能性”则是后面第四章“策略”的根据,是为铺垫性陈述。第三部分,结合云南省四所初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当前初中校园欺凌以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的阐述,包括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是通过问卷调查梳理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通过对学生及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两方面的阐述为第四部分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和问题导向。第四部分,基于云南省四所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结合这些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包括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防范校园欺凌的教学策略研究。依据人文性、整体性、情感性、思辨性等原则,提出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