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进行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对于改变重庆市城乡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缩小重庆市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乃至推进整个重庆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解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最初采取均衡发展战略,全国生产力均衡布局,但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及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处于较低状态。从1978年开始,为解决综合国力整体低下的问题,区域经济政策逐渐转向非均衡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梯度下降状态,差距较大。1999年,快速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时机到来,西部大开发战略被提出并确认实施。保持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与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处于同一地位,两者同时推进,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特点和新要求。在西部大开发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作为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的重庆市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继1997年成为直辖市之后,重庆市又迎来了西部大开发这一发展的好时机。此时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遵循的原则是“边增长,边协调”,并非单方面只强调经济增长或协调发展。重庆市政府为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障碍,采取分区分治的策略,把整个区域划分为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三个部分,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政策;而后为适应国情、市情的变化,重庆市将三峡库区分为渝东北、渝东南两大部分,与另外两区构成了经济发展四大板块;从2006年开始,为顺利完成国家新赋予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这一重大任务,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统筹推进战略。虽然从未具体提出,但是重庆市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实际上是不同情况、背景下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和深化完善。
  在这一背景下,对重庆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引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分析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并引用该理论作为论文写作的指导思想,提出充分发挥城镇化的桥梁作用,将新型工业化——非均衡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从上至下)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作用(从下至上)相结合的这一核心观点,并围绕这一核心观点提出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模式。再在理论模式的指导下,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本文将重庆市划分为“一区(两江新区)一带(渝西经济走廊)两翼(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四大片区,并提出符合各区域实际情况的城乡统筹具体方案,为西部乃至全国的城乡统筹发展实践及具体运作提供可借鉴的路径选择。以上内容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含七章:
  第一章导论为基础研究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相关写作背景,和本文研究的战略、理论和实践意义,简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说明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并对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同时,对本文城乡概念进行界定,对城乡统筹内涵和城乡统筹内容进行分析和具体介绍,明确本文写作范围和主题。
  第二章综述及经验借鉴部分主要对相关国内外理论、文献和实践进行总结分析。首先,本文解读了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理论,包括“城乡融合”理论和“田园城市”理论等协调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发现单纯的协调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并不能对重庆市的城乡统筹实践进行指导。其次,本文回顾了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制约因素、对策措施、实现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发现各类研究都十分重视制度的作用。再次,回顾了研究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文献,梳理了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障碍、对策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本文的相关写作提供参考。最后,选取美国、韩国、英国三个国家和北京、浙江、成都三个国内城市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侧重点,那就是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
  第三章(本文)通过重庆市2001-2012年间相关数据对重庆市城乡经济、生活、结构、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研究期间重庆市GDP、第一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虽然第一产业发展较快,但慢于GDP的增长速度;通过对重庆市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分析,发现第一、三产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明显下降,第二产业部门的则处于下降一上升一下降的波动变化中,二元对比系数基本保持0.15,重庆市的二元性还很强。第二,通过对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对比分析,发现重庆市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整体上呈扩大态势,增速相差无几,即相对差距基本持平;通过对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分析,发现重庆市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然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落后于城镇居民;通过对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移动电话和空调拥有量的分析,发现城乡家庭财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通过对重庆市和中国城镇化率的对比,发现2002年以后,重庆市的城镇化率和推进速度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通过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发现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虽然处于不断优化之中,但是重庆市的城镇化速度和就业的非农化速度均慢于产业的非农化速度。第四,通过对2012年“一圈两翼”三大区域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分布分析可知,重庆市农村教学资源和卫生资源的拥有量和质量均赶不上城镇,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均衡;通过对三大产业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发现虽然重庆市对城乡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都在增强,但投资差距依然存在且持续扩大。
  第四章分析阻碍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城乡区位劣势。重庆市的城镇多集中于西北部地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的城镇多坐落于山谷底部,农村地区主要集中于山区,可以说重庆市的城乡统筹天然的存在劣势,即区位劣势。第二,城乡二元体制。由户籍制度开端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镇地区向农村地区索取过度、奉献过少,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自身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使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创造的能力严重不足。第三,要素市场梗阻。重庆市农村的金融市场并不健全,农民获取贷款资金的渠道极不通畅,资金从农村大量流出却难以实现回流,同时农村还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流出土地和劳动力要素,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农业的自主发展能力。第四,产业布局失衡。重庆市具备机械工业、化工、医药、冶金工业等产业发展条件的地区集中分布于城镇,在农村仅有传统农业、少数轻加工企业存在,城乡产业布局不但失衡,而且缺乏互动和关联。第五,要素对接受限。在重庆市面积处于绝对优势的广大农村都属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的“大山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地形、技术等多方面限制,农村的教育与社会保障发展也十分落后,这些都不利于实现城乡顺利对接。
  第五章主要运用非均衡协调理论构建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模式。包括制度化农民意愿表达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和统一城乡户籍、就业制度四方面制度安排;以新型工业化、适度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者协同发展为推动动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桥梁作用,将新型工业化——非均衡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从上至下)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作用(从下至上)相结合;构建城镇主要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核心,农村主要以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为产业核心的产业支撑;统筹包括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环境在内的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基础条件。
  第六章主要在前文内容的指导下,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本文将重庆市划分为“一区(两江新区)一带(渝西经济走廊)两翼(渝东北翼、渝东南翼)”四大片区,并针对实情提出城乡统筹实践模式。两江新区应该起到龙头作用,以信息化为核心推动发展,以城市化为核心推动渝西经济走廊,以工业化、城市化推动渝东北翼地区,以生态化和产业化推动渝东南地区,发挥中国内陆物流集散中心作用,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强化对其他区域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辐射其他区域的发展。渝西经济走廊在接受两江新区辐射作用的同时,应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走以新型工业化为驱动,城镇化相联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发展路径。对渝东南翼地区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其扶贫开发力度和教育普及力度,优化其区域生活生产条件;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能源、特色生物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形成以民俗生态旅游、特色生态农业、中医药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结合交通线路,布局特色农业小城镇,以此带动城镇化发展,统筹渝东南翼城乡发展。渝东北翼地区应在建设三峡库区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妥善推进三峡移民工程的前提下,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和循环工业,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四大区域错位、互补发展:两江新区应更加全球化,承接国际资本、技术、理念和文化;渝西经济走廊应积极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强化辐射能力;两翼地区应更加地方化,强化文化和生态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本地产业优势与资源特色相结合,并注意与前面两个区域的产业相衔接。
  第七章为本文总结和展望部分,在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的同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拓展论文的方向。
其他文献
学位
会议
学位
期刊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县域城镇连接着城市与农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因此,县域城镇化在我国整个城镇化体系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随着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粮食主产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河南省滑县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其新型城镇化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虽然滑县的粮食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
会议
政府职能的发挥有赖于财政汲取能力,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财力才能实现其他功能。1994年分税制改革确立了我国的分级财政体制,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和重划,其结果是事权的不断下沉和财力的不断上收,地方政府仅拥有一半左右的财政收入,却需要承担80%以上的财政支出责任,实际支出中的一半左右,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并且,越向底层政府,这种不均衡的状况越发严重,层层加码了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在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