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石墨化炭材料储钠行为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存储和转换技术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问题治理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锂离子电池凭借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储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储量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的锂资源引发了人们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因此,开发其他廉价且可以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钠与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具有储量丰富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电网储能领域中潜在的代替者。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是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制备。近来,储钠正极材料已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缺乏合适的负极材料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的商用化。在众多的储钠负极材料中,非石墨化炭材料(包括软炭和硬炭)由于具有储钠平台低、储钠容量高以及制备工艺简单等优势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关键负极材料。但是还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诸如钠储存机理不明确、首次库伦效率低、倍率和循环稳定性差以及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非石墨化炭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围绕低成本非石墨化炭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以低成本风化煤腐殖酸为前驱体,制备了高产率硬炭储钠负极材料。考察了炭化温度对硬炭材料结构演变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其结构特征和储钠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对硬炭的储钠机理进行了探究。发现硬炭充放电曲线中的斜坡段与Na+在缺陷处的吸附有关,而平台段则与Na+在类石墨微晶中的插层反应有关。所得硬炭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储钠性能,储钠容量最高可达345mAhg-1,对应的首次库伦效率可达73%,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硬炭材料的成本,采用农产品废弃物杏壳为前驱体制备了多孔硬炭材料。所得硬炭材料保留了前驱体中的天然孔道和无定形结构特征,这不仅缩短了钠离子的传输距离,而且增加了储钠活性位点,显著提升了硬炭材料的储钠容量和倍率特性。随后,采用高温炭化结合气体还原的方法对硬炭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硬炭中的缺陷,显著提升了硬炭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可逆容量。该方法获得的硬炭材料展现出了398.8mAhg-1的高比容量和76%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良好的倍率特性。基于该硬炭组装的全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135Whkg-1,而且具备非常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基于沥青材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且炭化收率较高的优势,从降低沥青有序化的角度出发,在沥青中引入硬炭前驱体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无定形结构的复合炭材料。该炭材料的储钠容量可达257.5mAhg-1,并展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在此基础上,引入NaCl模板制备出了多孔复合炭纳米片,进一步降低了沥青在高温下的石墨化度。这不仅扩大了复合炭材料的层间距,而且引入了结构缺陷,将复合炭材料的储钠容量提升至302mAhg-1,并显著改善了其倍率特性。
  开发了兼具氮掺杂和孔道调控的方法制备了氮掺杂多孔炭,首先探究了其在EDLCs中的应用。随后,从器件优化提升能量密度的角度出发,以氮掺杂多孔炭为正极材料,以杏壳基多孔硬炭为负极材料组装了钠离子电容器,并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组装的钠离子电容器兼具了钠离子电池和电容器的优势,在具备高功率输出(~1000WKg-1)的前体下,能量密度可高达~180WhKg-1,并展现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这为开发新型快速、高效的能量存储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化学工业在造福人类生活的同时,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也使人类社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化工安全问题成为了一项世界性课题。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化工安全领域中来,相关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危险化学反应失控风险判据模型以及应用,目前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以精细化工和制药行业常见的非均相危险化学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反应动力学模型、热失控及热行为判据模型和热安全操作条件的优化
爆炸是巨大化学能瞬间释放的过程,常伴随着高温、高压气体产物的生成,在介质中爆炸还会伴随介质的破碎及碎块的高速运动。这些复杂的过程使得传统测量方法无法精确地研究爆破过程。近年来,图像处理技术、立体视觉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生了“智能爆破”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作为实验力学中的重要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全场测量等优势,在爆破过程的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可以
学位
由于“全球最严”的国VI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机动车尾气催化剂的开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其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本文用原料成本低、易工业放大的合成方法开发高性能铈基材料,以提高催化剂水热稳定性为目的,研究了合成条件对铈基材料物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负载贵金属钯(Pd),揭示Pd-铈基材料相互作用本质,为贵金属减量化和稳定化提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市政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与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研究表明,二者共热解或共焚烧可经济、高效地对其减量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但该过程中的汞元素污染风险也逐渐引起重视。因此,本文对污泥与垃圾共热解或者焚烧以及共热解产物利用过程汞元素的迁移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采用正交法与方差分析法,分析汞在共热解三相产物中的分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基于吸附技术的污染处理工艺的应用日渐广泛。吸附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其中高效吸附剂的开发与应用是核心,因此吸附剂结构与吸附过程的构效关系研究将为高效吸附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地壳中储量丰富的铁、锰基氧化物的结构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微-介孔结构构建、自旋态电子结构调控、非晶态结构合成和原子级分散,评价其对有机染料、抗生素和毒性金属离子等典型污染物吸附
氢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燃料。然而目前工业上最主要的制氢方式仍是依赖于化石燃料,不仅原料不可再生,同时还会带来大量CO2的排放。乙醇分子氢碳比高,可由多种生物质发酵大规模生产,来源广泛,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制氢原料。然而,应用于乙醇重整制氢的镍基催化剂在高温反应条件下易发生表面积碳和金属镍的烧结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同时,蒸汽重整强吸热的特点加剧了乙醇重整制氢技术的能量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化系统,但是受制于其复杂的制造过程难以大规模使用。数字光投影(DLP)3D陶瓷打印技术的发展使SOFCs的制造工艺步骤尤其是封装过程的简化成为了可能。目前对于DLP打印SOFCs的相关研究并不多,主要是因为SOFCs相关材料的光敏浆料基本没有研究。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8 mol%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8YSZ)粉体为原料,从光敏陶瓷浆料、电解质
学位
学位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