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随着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迅速进展,药物洗脱支架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球囊扩张导致血管内膜机械性撕裂、损伤,使血管内膜下的胶原暴露,引起血小板激活,因而PCI术后约有3%-5%的冠脉急性闭塞率。由于药物洗脱支架表面所涂的抗细胞周期药物抑制支架内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导致支架的内皮化过程延长,容易发生急性、亚急性、晚期、非常晚期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因而PCI术前术后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是PCI术前、术后的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目前国内上市的氯吡格雷有两种,分别为国产的泰嘉和进口的波立维。但国内缺乏针对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PCI中应用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PCI中的疗效,比较二者对血小板的活化状态的影响,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医生和患者在临床上选择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对象入选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住院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107例。排除标准:①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过敏者;②近6个月接受过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包括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者;③心源性休克者;④明显出血倾向者;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有血液系统疾病而不能耐受长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治疗者;⑥近期有严重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等病史者;⑦有恶性肿瘤者;⑧病变严重选择外科冠脉旁路移植治疗者。2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分别于入院当天口服泰嘉或波立维300mg,急诊手术者口服600mg,以后75mg/d。其它治疗相同。3观察指标3.1住院期间、术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次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绞痛反复发作、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等。3.2不良反应:皮疹、上腹部不适、血小板减少、味觉异常、便血、肝肾功能异常等。3.3血常规:分别于用药前、术后1w、术后12w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粒细胞变化。3.4凝血四项检测:分别于术前、术后1d、1w、12w抽取静脉血查凝血四项,了解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3.5血液中血栓素B2的变化。3.6费用计算: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二者的价格,计算开始服药到术后一年剂量费用,加上处理住院期间、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的费用,进行最小成本核算分析。4数据处理用SPSS 11.5分析。结果1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血液学指标2组相比,血小板计数、粒细胞计数、术前术后的PT、APTT、TXB2及其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幅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治疗结果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基本相同。4治疗总费用对比泰嘉治疗组平均为4959.93元/人,而波立维组为7983.36元/人,泰嘉组明显低于波立维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01。结论1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基本相同。2国产氯吡格雷组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进口氯吡格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