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振动引发的隧道及其穿越建筑物的动力响应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地铁运输系统迅猛发展,特别是广州正处于地铁建设的高峰期。随着地铁建设的大力发展,地铁运行引发振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显著,但是目前对于地铁振动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广州地铁一号线长寿路站至陈家祠站区间隧道及其穿越的住宅楼为工程背景,借助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基--隧道--建筑物体系在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拟研究内容及工程特点,对研究对象作一定的简化建立三维有限元静力模型,进行模拟实际施工顺序:形成初始自重应力场(第一阶段)、施作建筑物(第二阶段)、盾构施工(第三阶段)、施作道床(第四阶段)的静力计算并加以分析。 2.在有限元静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粘弹性动力人工边界,进行实例试算证明其相对于常规粘性动力边界的合理性;进行模态分析确定体系的固有频率,从而确定体系阻尼和积分时间步长;确定荷载取值及加载方式进行动力计算。 3.对动力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1)地铁振动对其穿越或紧邻建筑物的影响以体波为主,以通过体波将振动能量直接传至建筑物基础再影响上部结构为主要方式。 (2)得出了隧道与建筑物在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的一些振动规律。 这些成果可以为地铁设计、地铁振动影响的评估、地铁线路邻近建筑的防振减振控制以及房屋振动值测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小浅埋或超浅埋地铁区间隧道长距离沿交通主干道施工对上部交通的影响,实现道路的不间断畅通;为了推进岩土隧道工程的产业现代化,实现地铁工程的标准化、产业化;依托济南市
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量不断增加,旧桥老化、破损或受原设计荷载标准的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危桥进行加固维修,就要先了解该桥梁的工作状态。 T型梁以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平面单层预应力索网作为支撑结构使建筑具有通透性,能满足建筑效果较高要求,因此在国外应用己经非常普遍,而在国内应用才处于开始阶段。有关这种结构的静力研究、风振研究和抗震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天然优良地基的逐步减少,许多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不建造在较差的松软地基上。我国东南沿海和内陆地区软土分布就极为广阔,多淤泥质土和淤泥土。处理软粘土
预应力混凝土克服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的许多不足,具有很多独特的优越性,它的出现是钢筋混凝土发展一次飞跃,使混凝土有了更为广阔使用范围,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二十年来,我
碱渣土是由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俗称“白泥”。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碱渣土处理或再利用的理想方法,大多只能将其暂时存放起来,因而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了碱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这种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加固技术,其在高温(火灾)情况下碳纤维加固混凝结构的性能却无人问津,大部分被加固的建筑物
基础隔震技术是种新型安全有效的被动控制减震技术。隔震建筑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水平刚度较小的隔震装置,延长了结构的自振周期,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达到减少结构地震
众所周知,网壳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关网壳结构的静力稳定问题已经得到系统解决,而针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还不够.网壳结构抗震性能不同于传统多高层结构和网架结构形式,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世界范围内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不断地迈向深水和超深水区域,深水恶劣的海洋环境决定了铺管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高风险性。在深水海底管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