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类转换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词类,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英语把词类转换当作一种重要的构词法,而汉语则经常把它当作一种修辞手段,区分词类活用、词性裂变和词类转换。本文认为,词类转换作为英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转喻思维过程的一种体现。一直以来,词类转换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然而,他们的研究多数是从语言的角度,且多数是集中在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换。本文是从认知的角度,运用非范畴化理论、概念转喻以及隐喻理论来分析英语形容词的词类转换。本文指出非范畴化的前提条件是原型效应。如果范畴成员是平等的,范畴界限是清晰的,那么,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将不会出现,范畴化也就不可能。非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也是重要的语言模式和认知创新。在认知语言学中,非范畴化是指范畴中某一成员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同时也可能获得新范畴的某些特征的过程。传统的转喻观认为转喻是在两个互相联系的事物中,用一事物的名称来指代另一事物。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而认知的转喻观和隐喻观认为二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在本研究中,英语形容词的词类转换主要是通过概念隐喻,转喻的操作机制来实现的。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描写和说明英语形容词词类转换在语义层面的体现。在这部分,讨论的英语形容词词类的转换主要分为二类:形容词转换成名词和形容词转换成动词,着重描述转换过程中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的操作机制是如何实现的。第二部分是讨论英语形容词词类转换在语法方面的体现,主要对一些语法结构,如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谓语格式结构中形容词的转变作了研究。一方面,在语法表现上,它们增加了形容词的一些形态语法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它们能被数量词和指示词修饰,前置修饰成分不再受到严格限制等。另一方面,它们能指具体的实体,附加了指称功能。它们由抽象的事物转而表达更具体的意义,英语形容词的功能由描述功能转变为指称功能。本文通过对形容词词类转换的认知研究,证明了非范畴化理论可以解释词类转换的产生方式及其语义、语法形态的表现和差异。作为词类转换的操作机制,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对理解词类转换的认知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为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英语词汇用法的认知机制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