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表温度时空重建及动态驱动因素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UHI effect)是指城区温度通常高于郊区温度的一种现象,是城市化进程对环境改变最直观的体现之一。通过卫星热红外(Thermal infrared,TIR)数据获取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s,LSTs)是了解地表能量通量、全球环境变化、城市气候、陆-气相互作用、城市热环境和热异常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气象、气候变化、植被生态学、环境监测等各个学科领域。卫星热红外数据的出现,使得地表温度数据从原来的地面站“点”数据过渡到空间连续、时间规则的“面”状数据,是监测大尺度、长时间序列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唯一手段,对推进城市热环境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天气条件、传感器本身等影响,致使获取空间连续、时间规则的高时空地表温度数据受阻,极大地降低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精度,从而阻碍和限制了地表热环境在时空格局演变上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对不同空间尺度下时间序列LSTs的建模不一致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到环境过程运行的最佳尺度,并对最大限度减少跨尺度LSTs时间序列建模差异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地表热环境受多种动态驱动因子影响,如地表覆盖类型、城市景观类型、城市空间形态、气象因素、人为热源等。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动态驱动因子与城市热环境季节性关系研究对城市规划决策等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将从LSTs时空匹配不一致性、不同空间尺度下LSTs时间序列建模一致性及不同空间尺度下动态驱动因子对城市热环境季节性影响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考虑气象站点温度数据作为辅助数据,基于年温度循环模型(Annual temperature cycle,ATC)模型和3D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城市尺度长时间序列地表温度分层重建方法。现有的热红外数据受传感器本身、及天气条件(如云/云阴影覆盖、大气含水量和气溶胶等因素)影响造成LSTs数据缺失问题。目前针对地表温度的重建方法大多基于天气晴朗、风速小等假设条件下进行,但实际情况下地表温度对大气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与天气条件如云量大小,风速大小、空气湿度等天气情况及地表下垫面情况紧密相连。同时现有的大多数LSTs重建算法仅基于空间尺度较小、时间尺度较短的影像进行,虽能得到较好的精度,但是对大尺度(城市级以上)、长时间序列影像地表温度重建而言不具有普适性。而一些针对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重建算法,在重建精度上又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论文研究一种基于ATC模型和3D-CNN模型的城市尺度长时间序列地表温度分层重建方法。首先,考虑到地表温度受天气条件(如云量大小、风速大小、空气湿度等)及地表下垫面类型影响,论文将地面站点温度数据作为辅助数据。其次,论文利用ATC模型,对缺失LSTs数据进行粗略重建。最后,构建基于地面站点温度数据作为辅助数据的3D-CNN模型,对缺失LSTs数据进行精细时空重建,并对重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较现有的LSTs重建方法而言,该方法简单、高效、高精度地实现了基于城市尺度长时间序列的LSTs数据重建,且对Landsat、MODIS缺失的LSTs数据在复杂城市尺度、长时间序列的重建更加有效。(2)基于百分位数法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序列LSTs模型一致性调和方法。利用ATC等半物理模型对LSTs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已成为理解LSTs的关键。然而,很少有研究对时间序列LSTs模拟结果在空间尺度上的不一致性进行检验/调和。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百分位数法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序列LSTs模型一致性调和方法。结果表明,同一土地覆盖类型,不同空间尺度上ATC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即年平均地表温度(Mean annual surface temperature,MAST)、地表温度年振幅(Yearly amplitude of surface temperature,YAST))和修正相移(Revised phase shift,RPS)。百分位数聚合分析表明,一个MODIS格网中MODIS LSTs建模的MAST/YAST(和RPS)与使用第25(和40)个百分位的Landsat LSTs聚合值之间的差异接近于零。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来自不同数据集建模的ATC参数,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百分位数法进行调节,特别是MAST和YAST。该方法有助于更好理解ATC参数在跨尺度下的变化,为理解LSTs的异质性及表征不同空间尺度下热模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3)多尺度下综合/单个动态驱动因子与LSTs季节性关系研究。目前LSTs与动态驱动因子的关系研究大多数仅局限于单因子回归模型或是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来比较不同因子对LSTs的影响。然而,LSTs的时空模式通常受到多个因子的共同作用,单因子回归模型或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并不能表示动态驱动因子对LSTs的独立贡献度。同时,目前缺乏对综合因子的量化及其对LSTs的季节性影响分析研究。因此,论文提出一种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综合/单个动态驱动因子与LSTs季节性影响分析的方法。首先提取不同空间尺度下(100*100m、250*250 m、500*500 m格网)动态驱动因子。其次,分析不同季节下LSTs的空间格局变化,及不同动态驱动因子与LSTs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模拟不同空间尺度下动态驱动因子对LSTs季节性影响,综合相关性分析及随机森林回归结果,得到最优尺度。并计算单个动态驱动因子对不同季节LSTs的重要性。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评价单个驱动因子对LSTs的贡献度,从而量化各类综合动态驱动因子及其对不同季节LSTs的权重;最后,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对各动态驱动因子与不同季节LSTs进行拟合。该方法为量化各类综合驱动因子,以及研究各类综合驱动因子对LSTs的季节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思路,对城市热环境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论文解决了空间不连续、时间不规则的LSTs数据缺失问题,不同空间尺度下时间序列LSTs建模不一致性问题,以及量化各类城市热环境综合动态驱动因子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季节性影响问题。为城市热环境研究在LSTs数据缺失、不同尺度LSTs可靠性及动态驱动因子对LSTs季节性影响问题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
其他文献
钢渣中含有多种碱性含钙矿物,使其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通过碳酸化可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的钢渣建材制品,但产物碳酸钙对制品强度增长的贡献机制尚不清晰,对碳酸钙的晶体生长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自然界成岩过程。此外,碳酸化对钢渣浸出液pH的中和作用有助于提升钢渣制品的环境友好性。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以β-C2S及C3S为主的硅酸盐相的碳酸化是钢渣碳酸化制品强度的最主要来源,这得益于碳酸钙的生长
社交网络为用户群体提供一个利用集体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平台。众包系统可视为一个目标明确的小型社交网络,用户基于公众兴趣、公共利益自愿聚集在一起,在其中贡献感知体验、创建知识库,并利用网络的社交功能实现共同目标。共同目标包括基于集体智慧还原热点事件、利用分布式感知数据源求解大规模问题等等。基于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众包模式是社交网络与众包感知相结合的产物,满足开放式协作众包模式(Open Collabor
对流层是近地空间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类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大气圈层,其在全球水循环、灾害天气形成与演变、大气辐射和能量平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气温、气压、水汽、大气加权平均温度(8))、对流层天顶延迟(ZTD)和天顶湿延迟(ZWD)等均属于对流层关键参量,其中对流层延迟(ZWD/ZTD)是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
研究目的:制备近红外响应的混合价态铂纳米颗粒,评估其体内外抗菌效果,探讨其抗菌机制。材料与方法:通过氯铂酸诱导聚丙烯酸-b-聚丙基丙烯酰胺-b-聚丙烯酸(p AA100-b-p NIPAM200-b-p AA100,PNA)配位交联形成Pt(IV)纳米凝胶,该凝胶通过引入Na BH4,使未配位的Pt4+离子还原为Pt0原子核,而配位的Pt4+离子由于配体的保护作用而还原成为Pt2+离子壳。通过亲金
目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本文研究细碳颗粒物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吸入暴露能否通过改变小鼠肠道微生物群以及肺和结肠巨噬细胞表型,从而加剧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本文阐明细碳颗粒物吸入暴露诱导心脏毒性作用的新机制,并试图为防治PM2.5诱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稳定发展大局。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隐写与隐写分析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隐写能够保障信息的可靠传输,然而其非法应用又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隐写分析是隐写的对抗技术,它可以有效识别隐写行为,对于加强信息监管、获取有价值情报、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实际意义。隐写与隐写分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为了全方位地保障信息安全,迫切需要研究并创新隐写与隐写分析两方面的
先天缺牙是人类最常见的发育异常之一,根据缺牙数目可分为三类:Hypodontia即少数牙缺失,指除第三磨牙外,少于六颗牙齿的缺失;Oligodontia即多数牙缺失,指除第三磨牙外,六颗或六颗以上牙齿的缺失;完全缺牙属于无牙症(Anodontia)。根据临床表现,先天缺牙可分为非综合征型(单纯型)和综合征型,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最常见,表现为单纯的牙缺失;而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特征是除了牙缺失之外,还
复合材料结构在复杂工况下,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并存、多物理场相耦合、宏微观交互作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结构行为难以准确预测,且目前尚未有完善的宏微观材料与结构一体化仿真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发展宏微观协同的计算均匀化方法,进而探究材料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准确预测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行为并探索具有变革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面向复合材料结构的宏微观一体化分析存在如下困难:(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BDS)、以及欧盟的Galileo系统。随着GPS和GLONASS的现代化以及BDS和Galileo的快速发展,新一代GNSS卫星均可以播发至少三种频率的卫星信号,多频多系统的发展为GNSS精密数据处理算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高精度的电离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Liquid Composite Molding,LCM)是最为常用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之一。相较于颗粒增强材料和短纤维增强材料而言,编织型纤维增强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LCM工艺中进行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造。尽管该类工艺已发展近数十年,技术流程也经历过不断优化,然而其中某些制造缺陷问题至今无法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纤维织物存在特殊的微细观双尺度结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