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笔记的信息过滤和筛选作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交替传译活动中,由于时间的紧迫和译员短期记忆的局限,记笔记成为完成交传任务和促进交传表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交传笔记是通过纸张的有效利用,以非特定语言的符号记下,在视觉上提供立即做充分传译之可能性的一种笔记形式。交传笔记的性质决定了译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在笔记上记录下所有的信息点。因此,交传笔记应该记多少、应该怎样记成为通常困扰口译译员和口译学习者的一个话题。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基于对伯班特(Broadbent)的“筛子理论”和卡罗尔(Carroll)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学习研究,参考韦伯(Weber)、吉尔(Gile)和刘敏华等专家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以下假设:交替传译笔记具有信息过滤和筛选的作用,它像“筛子”一样过滤掉非重要的或与传达原文意思不直接相关的信息,而选择对以目标语重新表述原文包含的意思和逻辑最相关的重要信息并用各种符号的方式记录下来。交传笔记的这种作用与交传表现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记对信息过滤和筛选作用发挥得越有效,越有利于促进交替传译的表现。本次实验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视听中心语音室进行,实验对象为经贸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实验内容为让学生现场对一篇指定文章做英译汉交替传译,用磁带录制他们的交传录音,回收他们的现场笔记,并随后进行有关交传笔记的问卷调查。在对实验材料有效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所有学生的交传和笔记都在命题和词汇两个层次被评以分数。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学的方法,用数字、图表和论述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通过对不同对象的交传和笔记在两个层次上的不同表现的比较,本文找出趋势、规律和显著性差异,并结合相关理论,得出四个结论的同时使上述假设得以证明。鉴于以往鲜有学者以“筛子理论”证明交传笔记的信息过滤和筛选作用,本文命题较新颖,实验结果对交替传译实践和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一系列新闻报道案例,论述了在Web2.0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传媒业之后,"受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新闻媒体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与深度开发受众资源,从而实现新闻
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想尝试着厘清《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否只是孔壁书的古文。从而能进一步明确,许慎在编写《说文解字》时所运用的材料有哪些。 本文首先对《说文》的字体作
有关明代弘治到嘉靖之际吴中文学思想的研究虽成果颇丰,但讨论内容大多集中于“吴中四才子”生平、思想以及创作的分析及对其文化意义、思想意义的阐释,且往往以诗歌领域的研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水浒传》中称谓语的翻译。旨在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称谓语的译文,发现评价称谓语译文的标准、找到翻译称谓语的原则。 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关联理
<正>发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在中国通过几代新闻人的实践,如今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重构。无论是否还在争论"中国是否有新闻专业主义",但这些年中国新闻界的许多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条件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点和微观组织影响,制备了满足相变点使用需求的合金,并且利用溶胶-凝胶法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得
海兽葡萄纹铜镜该铜镜圆形,厚重,质地泛白,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海兽、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其构图方式分作内外两圈,由于葡萄及长瓣花之枝蔓由内圈
期刊
“V得/不C”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能性”意义的结构之一。孟琮等《动词用法词典》将其列为动词的一个重要功能项。目前为止专门研究“V得/不C”结构的文章不是很多,大多
无锡冷冻胚胎案二审判决似乎赢得了一致好评,学界对于该案之关注多集中于冷冻胚胎性质之探讨,但却忽略了本案隐含的有关原则、规则之问题。法官处理此类法律规则之外问题时需要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相声中的刻意曲解进行了研究。文章从东北师范大学超星图书馆、网络和各种关于相声的书籍中收集了大量的语料,对刻意曲解进行了定性研究。整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