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统称篮球传统校)的开展不仅为高校输送了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人才,同时还促进校园篮球文化的开展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篮球传统校作为培养并向高校输送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江苏省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从高校招收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开始,不仅改变了我国举国体制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的弊端,而且还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校园的开展。回顾江苏省篮球传统校的辉煌历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篮球传统校不仅仅在人才培养上为我国输送了很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而且对中学篮球运动开展还促进了中学生校园篮球的普及和发展。近些年,在全国中学生篮球赛场上却很少看见江苏的队伍,说明江苏省篮球传统校等各方面发展出现了问题。再看高校篮球队,除了中国矿业大学取得一次全国冠军之外,其他球队很少能打进南北分区赛。由于高校篮球队运动员主要是篮球传统校球员,所以从根本上还是篮球传统校出现问题。但与此同时,在高校方面和现行的输送模式上也存在很大问题。而在外环境方面,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招生政策上也在一定程度的限制性。本文就江苏省篮球传统校向高校输送后备人才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江苏省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促进江苏省校园篮球文化的开展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我国篮球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思维法,数理统计法,从篮球传统校、高校和现行输送模式及新政策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篮球传统校运动员身体条件、训练基础和文化成绩不够理想2、教练员队伍综合质与高水平球队还有差距,亟待提高3、竞赛机制不尽合理,学训矛盾较为突出4、高校招收政策影响篮球后备人才输送,省内人才输送不理想5、现行培养及输送模式多样,各有利弊,各渠道间关联性不显著6、新政策出台对篮球传统校、高校及现行输送模式存在相当的负面影响。 根据相关因素研究给出建议:1、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教练员团队的建设2、改革和完善竞赛制度,增加运动员参赛机会3、发挥学校能动性,降低学训矛盾程度4、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保证训练质量5、加大对高校球队的建设的投入,增建球队的等级规模6、转变观念,实现篮球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输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