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观念的现代合理性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观念的现代合理性: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性”思想研究“主体的死亡”几乎成为现代哲学的共同呼声,无可置疑,现代哲学透视了近代“主体性”观念存在的重大理论问题,对近代“主体性”观念的批判并非无所依据,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然而,对近代“主体性”观念的批判是否就能够让我们宣判“主体”的死刑?彻底抛弃“主体性”观念,是否就是最佳解决方案?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理论问题。对“主体”死亡的宣判,不单单是对近代“主体性”观念具体观点的否定,它关涉到一个根本的前提性问题,即“主体性”观念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这是先于“主体性”思想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如果我们将现代哲学家提出的批判性观点视为是对“主体性”观念本身的否定,恐怕会将问题简单化,也可能误导我们,使我们错过问题的关键。要对于“主体性”观念存在的合法性问题作出严谨的回答,我们需要清楚界定“主体性”观念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弄清楚现代“主体性”批判的真实意蕴。“主体”这一概念是指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使“主体”成为人的专属哲学概念的是笛卡尔,他将人从一般实体中提升出来,首次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然而,人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主体”?我们认为,“主体”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承载人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追求自由是“主体”的使命,人自称为“主体”,也就是在宣告,我要自由。与此相关,“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有属性,是使得“主体”得以成立的能力,“主体”既然是人的价值追求的称载者,那么“主体性”便成为人实现价值追求的能力。基于对“主体”和“主体性”的理解,我们有理由认为,“主体性”思想是对于人的价值诉求实现路径的追问。换言之,研究“主体性”的目的,是找出一种方法,使人的自由价值追求切实地实现出来。考察哲学史,我们会发现,“主体性”思想的具体理论观点或许不同,但追求自由这一终极价值目标贯穿始终。在这一意义上,人的“主体”地位是不可,也不该消解的,“主体性”观念始终具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然而,为人类谋求自由和幸福的“主体性”观念何以成为现代哲学的众矢之的?深入考察现代哲学家的“主体性”批判,我们发现,他们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流露出难以割舍的“主体性”情怀,这与他们极为激烈的批判并不矛盾。现代哲学家的批判可谓有理有据,但他们批判针对的是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所理解的“主体性”观念。换言之,被宣布死亡的,并不是“主体性”观念本身,或说全部,而是“主体性”的近代内涵,即“认知主体性”。“认知主体性”观念在近代由辉煌走向黄昏绝非偶然,是与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分契合的。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它持有这样一条基本信念:“主体”自由的外在障碍是自然界,“主体”要获取自由就必须认识自然界进而掌控自然界。因此认识活动被视为“主体”获取自由的有效途径。由此,“主体”成为“认知主体”,“主体性”也相应地表现为“认知主体性”。按照主体形而上学的理论逻辑,要扩展“主体”的自由,就必须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也就是理性能力,“主体”控制自然的要求无休无止地提高,人的理性能力也被毫无止境地推崇,最终成为主宰一切、唯我独尊的力量,个体的人最终降格为与物相同的、理性实现自身的一个工具或环节。“主体性”观念的确立在否定宗教权威的意义上,扩展了人的自由,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背离了初衷,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主体的自由再一次失落了。按照这一思路,唯有与形而上学脱离关系,在一种全新的哲学根基之上,“主体性”观念才能获得合理的解读。一旦明了这一问题,我们再来审视现代哲学的“主体性”批判,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消极的否定意义,反而是积极的建构意义。现代哲学所要消解的是主体性形而上学所理解的“认知主体性”,或说理性精神,而这一消解恰恰为“主体性”观念在现代的合理解读提供了契机。在主体形而上学批判的大潮中,走在最前列,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马克思。通过终结一切形而上学并开启现代实践哲学,马克思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重大变革。由马克思引发的西方哲学划时代变革对“主体性”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得益于现代实践哲学的创立,“主体性”观念获得了全新的根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主体性”观念在现代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视域,为濒临绝境的“主体性”观念带来了生机,也为我们从发展的视角探究“主体性”观念提供了可能。伴随着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以及现代实践哲学的开启,“主体性”观念获得了现代意蕴。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也就是人类解放的科学,而自由作为解放的最终目的和主题,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核。因其对人的现实命运的深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思想。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确立了实践活动较之理论认识活动的优先地位,这使得它必然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看待“主体”,从人的生存实践能力角度看待“主体性”。实践活动不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机械的活动,从人文价值向度来看,实践活动是一种价值性活动,它包含了主体的价值评判、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因而“实践主体”,也就是“价值主体”,人的“生存本性”也就是“价值主体性”。“主体”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人的自由的价值追求,因而“价值主体性”符合“主体性”观念的本意。本文着重探讨的是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性”思想。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寻,贯穿马克思理论活动始终,这充分表明,“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性”思想与近代主体形而上学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别,马克思探究的“主体”不再是抽象的“认知主体”,而是现实的“价值主体”,人依靠理论认识活动来实现自由诉求的可能性已经被完全否定,生存实践活动才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切实可靠的途径,“生存本性”才是人的“价值主体性”。马克思将自由的实现奠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之上,体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因其凸显出的解放旨趣以及为人的自由开辟了现实的道路,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性”思想可以成为当代“主体性”观念的合理解读,马克思的“价值主体性”思想为“主体性”观念在当代的合理性提供了辩护。
其他文献
虽然韩国在最后时刻延续了《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但如今韩国外交的处境仍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韩国外交安保问题如果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美、中、日、朝。韩美当前在
报纸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10 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轴关节受累的关节病变,主要影响骨盆的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和椎旁组织的周身性疾病。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
古雅典民主是完全的、绝对的、真正的民主。西方英语世界是自由为本、民主为用的自由民主。个人与个体自由的追求跟平等与公平的向往发生冲突。公民社会运动应运而生,通过操
国际教育战略联盟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战略选择。通过联盟之间合作的互依平衡,实现我国培养国际化视野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研究,同时参照已有中外
已有研究表明学习策略选择会影响到语言习得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分析不同英语程度的学习者在谚语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策略选择倾向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为英语谚语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汉字的骨架,提出一种基于内切圆提取汉字骨架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Windows系统中的汉字进行边缘检测,提取出汉字的边缘,然后迭代计算特定步长范围内的内切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胸外科术后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日益发展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和人的命运 ,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试从《简·爱》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作者的自身
<正> 血栓性静脉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属中医“脉痹”、“肿胀”、“瘀血流注”等范畴,多发于下肢,偶见于上肢及胸腹壁静脉,临床上可因病位不同而分为浅部血栓性静脉炎及
目的探讨非孕期外阴阴道血肿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非孕期外阴阴道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非孕期外阴阴道血肿因骑跨伤所致多见,可同时合并膀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