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和水稻耐盐性差异及OsNAC10与HvHVP10调控耐盐性的分子机制傅良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威胁粮食安全的一种重要非生物逆境。揭示作物耐盐机理是当前作物科学的研究热点,对于培育耐盐作物品种、促进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植物种间耐盐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禾谷类作物中,水稻(Oryza sativa)较弱,而大麦(Hordeum vulgare)较强,但两者耐盐性差异的分子机制迄今仍不清楚。本论文首先从离子组、代谢组、转录组和可变剪切水平上比较了大麦和水稻盐胁迫响应的差异,初步明确了大麦耐盐性强的特异机制。其次,从水稻中克隆了盐胁迫响应基因OsNAC10,通过CRISPR/Cas9技术,获得突变体水稻植株,对其进行耐盐性和产量评价,并解析了OsNAC10的生物学功能。最后,从大麦中克隆了盐胁迫响应关键基因HvHVP10,并将其导入水稻,探索用于水稻耐盐性改良的潜力。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大麦和水稻耐盐性差异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供试材料为4个大麦基因型(花30、浙大9号、XZ26和XZ169)和4个水稻基因型(日本晴、02428、9311和金航丝苗),在苗期分别用0(对照)、100(中盐)、150(高盐)mM NaCl水培处理9d。大麦耐盐性明显强于水稻,具体表现为盐胁迫下生长受抑制程度较小,从根部往地上部转运的Na+较少,地上部Na+浓度较低,整株K+浓度较高和各种生理代谢较稳定。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大麦和水稻耐盐性的差异与Na+和K+转运蛋白基因(SOS,HKT,NHX基因家族)的表达水平有关。
  2.大麦和水稻耐盐性差异的转录组和可变剪切分析
  以大麦(XZ26)和水稻(Nipponbare)为研究对象,在苗期用100mM NaCl处理7d。与Nipponbare相比,盐胁迫下XZ26生长受抑制较小,地上部Na+浓度较低。通过转录组和可变剪切综合分析,发现XZ26比Nipponbare耐盐性强的主要原因有:(1)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抗氧化作用;(2)较强的K+/Na+平衡和解毒能力;(3)较少的能量消耗。
  3.水稻OsNAC10调控耐盐性的分子机制
  从水稻Nipponbare(日本晴)中克隆到根系盐响应基因OsNAC10,它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其特征为:(1)全长2125bp,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编码区长1176bp,编码391个氨基酸;(2)编码蛋白主要在中柱鞘细胞的核中表达;(3)具有转录激活能力。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突变体水稻株系。基因表达分析表明,盐胁迫条件下OsNAC10调控耐盐关键基因OsHKT1;5和OsHKT2;1的表达,进而负调控水稻的耐盐性。水培和土培试验表明,敲除OsNAC10基因后,幼苗和成株水稻的耐盐性增强,单株穗数多于野生型,从而减少产量损失。
  4.大麦基因HvHVP10改良水稻耐盐性的潜力
  从栽培大麦Golden Promise(黄金希望)中克隆到盐胁迫响应关键基因HvHVP10,它编码液泡焦磷酸酶,其特征为:(1)全长4369bp,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区长2289bp,编码762个氨基酸;(2)编码蛋白定位在液泡膜上;(3)盐处理后该基因在大麦根部显著上调表达,可以促进液泡对Na+吸收。利用遗传转化手段获得HvHVP10的转基因水稻株系。水培和土培试验表明,在水稻中异源表达HvHVP10能提高幼苗和成株水稻的耐盐性,单株穗数和结实率均大于野生型,从而减少了产量损失。
其他文献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持续性、复发性和缓解性的腹痛、腹泻、血便、发烧和体重减轻。除了身体方面的痛苦,患者还伴随有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CD为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对其潜在神经病理机制的揭示迫在眉睫。另外,针刺是CD患者常用的物理治疗手段之一,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疾病的症状,但其治疗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最近,大量的神经影像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黑曲霉是酶制剂发酵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菌种之一,能产生丰富的酶类,是重要的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热积累造成高温环境会诱导微生物细胞形成活性氧自由基(ROS)降低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速度及胞内代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作为主要的抗氧化酶类,是抵御ROS损伤的重要屏障,因此研究SOD、CAT对防御细胞损伤与耐高温的特性,探索黑曲霉高温胁迫响应机理,将为黑曲霉耐
学位
α-亚麻酸(ALA)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人类健康和营养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有三个不饱和双键,容易被氧化,极大地限制了应用,而含有独特亲水和疏水多间隔结构的水包油包水(W1/O/W2)型微乳液,在包埋和递送不稳定活性营养物质及药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本研究采用“两步变温法”制备W1/O/W2型微乳液,首先通过伪三元相图在45℃下构建油包水型(W/O)微乳液,
学位
微乳液能否作为高效的口服递送载体是近几年来微乳液应用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前期筛选出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微乳液,探究其作为口服递送载体的可行性,同时对负载α-亚麻酸(ALA)微乳液的释放动力学数据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其应用于营养因子的递送提供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测定两种载体在消化环境中粒径、多分散指数(PDI)、透射电镜图(TEM)和核磁图谱(NMR)等,表征两种微乳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变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