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1950-2000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资料和当地环境气象资料,利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并对蝗虫灾害发生级别的确定提出了一种相对客观的方法。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飞蝗发生序列的分析,发现河南省飞蝗的大发生序列是随机序列。秋蝗的发生程度比夏蝗的发生程度具有更大的波动性。 (2)河南省气候的突变分析与飞蝗发生序列的突变分析的比较表明,河南省东亚飞蝗的发生与环境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飞蝗再度猖獗的原因之一。 (3)通过灾害时方法研究了环境气象因子对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影响,结果表明,①太阳黑子相对数较高有利于第二年的飞蝗的大发生。②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飞蝗大发生无明显影响,③4月份降水量偏少(干旱)是飞蝗(夏蝗和秋蝗)大发生主要诱导因素之一。4月份区域平均降水量对夏蝗的影响比对秋蝗敏感。④飞蝗的大发生有一个最适度降水量的概念。在这个范围内有利于飞蝗大发生。并且秋蝗的最适度降水量范围要比夏蝗的最适度降水量范围要宽得多。⑤前期温度(前一年11月平均温度)偏高也是飞蝗大发生主要诱导因素之一。11月份区域平均温度比其平均偏高0.52℃以上时,第二年夏蝗可能会大发生。 ⑥由于人工防治的作用,飞蝗的发生规律可能发生了较大改变。 (4)用主分量分析研究蝗虫的发生量数据,结果发现,在蝗虫发生量数据中,蝗卵密度、上年秋残蝗面积、最高密度、实际发生面积这四种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夏蝗的发生程度。而夏残蝗密度、面积、秋蝗实际发生面积则可充分反映秋蝗的发生程度。利用第一主分量得分的多少可以近似反映蝗虫的发生程度。从而可以找到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确定蝗虫的发生等级。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替代FSU风场资料对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简称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强迫凤场进行了改进,结合模拟资料与观测资料对1997/1998E1 Nino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四维伴随模式变分同化方法作为一种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的有效方法受到了很多国内外专家的关注.该文详细地介绍了构造伴随模式的基本方法——伴随码技术以及伴随模式中权重、尺
青藏高原感热变化对高原及其下游地区的降水、河流径流、湖泊水位乃至旱涝灾害等影响显著,高原感热对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及其强度变化、全球大气环流的演变及气候的异常等都有重
该文利用Bosus技术在PSU/NCAR MM5中加入了理想热带气旋初始涡旋,在f-平面和无环境流场的理想情况下,设计了两组静态和动态试验,通过控制试验和不同粗糙度的登陆试验,分别从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地表风速变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结果。以往的研究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地表风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减弱趋势。一些研究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毛泽东选集》,第4卷,1439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党面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详细介绍了局地型相似系数(LPAC)的定义及制作局地型相似系数图的方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高度场和风场资料,计算了30°S~75°N球带区域1957年12月至1997年12月逐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