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轻量化BIM的信息协同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般的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系统相比,信息协同系统充分发挥BIM的数字共享和数字协同的价值,实现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本文以协同管理系统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了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编码体系,使用了Revit对BIM模型轻量化,在Web端进行3D展示。以新盛广场为工程实例,验证了信息协同管理系统的功能性和优越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介绍了建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的含义,阐述了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信息协同管理问题。针对项目中各个环节的需求,提出基于BIM模型的具体解决思路,采用了B/S结构三层架构模式,以协同和可视化信息理论为基础,利用BIM模型、Web轻量化、IFC标准进行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介绍了IFC标准的建筑模型编码体系,进行了以大楼为例的实体属性集扩展。结合EBS工程系统分解方法,应对房建行业提出了IFC扩展的实体类,BIM模型分解、几何信息表达和功能信息表达,形成了信息协同系统的项目良好管理结构,解决了信息协同系统中模型信息的分解、存储和交互问题。阐述在Web端BIM模型轻量化,BIM轻量化是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非几何数据抽离,留下三维几何数据,利用Web GL(Web Graphics Library)技术在Web端渲染后实时显示。基于Revit对模型进行轻量化显示,以建筑中消防信息为例,介绍了轻量化后的BIM模型的实时显示。根据系统设计原则,依照房建项目需求,将系统分为7个管理子模块,这些子模块各自放到服务器上,使信息协同管理系统服务器中存储的BIM模型在设备Web端可视化呈现。以新盛广场为例对平台进行功能性测试。设计出管理系统以BIM模型为基础,建立在Web端显示的信息协同系统,推进了房建领域的信息化、协同化、智能化。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煤炭企业常选用跳采方式缓解采掘接续紧张、降低巷道应力集中,但跳采不可避免产生孤岛工作面,孤岛面受两侧及后方三向采空区及采矿活动的影响下,巷道受动压影响较为严重,围岩稳定性不能得到保证,由此,亟待研究孤岛工作面动压煤巷围岩控制技术,以保证孤岛动压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本文以口前煤矿4301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实验室试验、数值分析及现场实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孤岛工作
新安煤矿主采煤层为极软煤层,在采动影响下煤样易为粉末状,回采过程中产尘量较大,通过煤层提前注水可有效降低产尘量,但该矿煤层亲水性差,注水难度较大,研究此类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根据新安煤矿11240工作面煤体孔隙、裂隙发育情况,提出极软煤层注水防尘方法,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研究了煤层渗透性参数和机理,优化了煤层注水参数和工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新安煤矿煤体松散
在带式输送机的众多故障中,输送带的跑偏故障是带式输送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输送带的跑偏会影响到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运行,情节严重的可能造成重大的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为了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转,研究和设计出安全性好、可靠性程度高的自动纠偏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带式输送机跑偏检测设备和纠偏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经综合评估现有检测方法和纠偏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