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对求职者吸引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_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观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更多学者开始探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然而,作为企业潜在员工的求职者,却很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对求职者这一利益相关者缺乏认识和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外部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关注个体层次的求职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求职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求职者感知企业吸引力的影响,并引入企业声誉和企业社会责任利他性归因,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探究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否影响其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二是探究求职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利他性归因是否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三是探究求职者对企业的预期声誉评价是否调节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求职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利他性归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吸引求职者有显著影响。当求职者感知到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较高时,其对企业吸引力的评价较高。求职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利他性归因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求职者对企业的预期声誉评价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与求职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利他性归因之间起调节作用,当求职者对企业的预期声誉评价较高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求职者对企业责任行为的利他性归因的正向影响更强。此外,预期企业声誉调节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利他性归因对求职者吸引力的间接影响,当预期企业声誉较低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利他性归因对求职者吸引力产生的影响更强。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视角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建议与借鉴。认为企业应该意识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于其吸引求职者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具体的人力资源招聘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展示其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信息来提升企业对求职者的吸引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对患者MMP-9、EPO、Hcy水平及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组患者共56例,均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于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颅内血流动力、
<正>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企地合资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公司,公司通过“油公司”管理实践推进了页岩气开发高质量发展。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5%、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出资30%、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出资10%、北京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出资5%,4家股东共同组成。公司于2013年12月2日在宜宾市注册成立,主要从事页岩气勘探、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养老问题早已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未富先老”、“就地老化”等养老观念的产生,养老服务和照护服务的需求逐渐呈多样化、层次性和长期性。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照护方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造成现有照护资源和服务供给失衡的问题。在老龄化、高龄化以及照护资源分散的背景下,整合照护是各国解决老年人多样化照护服务需求的一个有效途
目的 分析眼科护理风险评估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组(n=37)常规护理,在对观察组(n=38)进行眼科护理风险评估单评分后,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跌倒、摔伤、护理纠纷发生率更低,其中常规组发生13.51%不良事件,观察组没有不良事件发生,P <0.
《那个星期天》的教学多从知识本位出发,这往往会忽略文本的内涵和特质,导致文本阅读与教学处理浅层化。走出知识本位,拓展情感空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从叙事学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能够提供一个新的文本分析的支架。进一步选择有效的切入点,对主题进行探究,也有助于拓展文本的教学价值。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成为国有企业加快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中国石化集团立足“面向总部、面向企业、面向员工”,依托数字化技术和专业化人力资源共享团队,坚持客户需求驱动、信息技术驱动、组合创新驱动,统筹运用“线上+线下、集中+区域、共性+个性”服务模式,深入探索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与创新中,构建了“总部人力资源部+企业人力
页岩油藏开采过程通常包括压裂、闷井、返排,较常规油藏其流体渗流机理复杂,采用传统产量预测模型难以描述其复杂生产变化特征。传统定量表征模型虽可以描述页岩油藏产量变化特征,但其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数据人工提取特征参数,无法适用于新井产量预测。通过收集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建立样本库,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产量主控因素与定量表征模型特征参数关系模型,形成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量表征产量预测新方法。训练后模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