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庆油田集输系统结垢综合防垢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庆油田处于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通常利用采出水回注的方式进行增产并保持地层压力。随着油田开采阶段的推进,产出液多而复杂,导致结垢现象突出。油田结垢的状况及其造成的危害一直是此区域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开发进入中后阶段,此问题将进一步加剧,油田采出水结垢严重时,轻则会导致管道拥堵,乃至生产设备故障频频,而严重的则会损害储层,迫使停产。因此本研究选取华庆油田选取结垢明显的场站系统25个展开关于结垢机理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本文对结垢的研究内容首先包含对水样中的成垢离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该水样的水型,并对成垢离子含量高的水样进行配伍性研究。然后进行垢样组成检测分析,结合垢样以及水质分析,对华庆油田集输系统的成垢机理展开研究。最后,根据预测的成垢机理,展开阻垢剂评价实验、电磁防垢技术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研究、自集中成垢装置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阻垢剂HZG05效果最优,现场应用表明应用站点平均结垢周期由20天延长至40天。电磁防垢技术室内实验表明电磁防垢装置阻垢率能够从30.53%提升至85.44%,并将阻垢剂加量降至10~30%。元西一转安装电磁防垢装置并利用室内实验数据对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其现场防垢效果良好。此外现场结果表明自集中诱导成垢装置使用至今,元17增安装该装置以来几乎可以不投加阻垢剂,该装置一直运转正常,装置压力平稳,运行效果良好。整体来说本文针对华庆油田的25个场站系统展开结构机理及预防措施的研究发现,通过水质情况作为参照,不同区块应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才能够发挥好阻垢的效果,应在结垢周期大幅延长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研究结果为华庆油田因结垢造成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改善建议,研发的自集中诱导成垢装置在现场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其他文献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大环境下,基于轻量化设计来提高能效比已成为航空、航天、车辆和舰船等领域的共同目标,特别是新一代机械车辆广泛使用钛合金来代替传统不锈钢材料,因此研究TC4钛合金(TC4)与304不锈钢(304 SS)的连接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因受304 SS与TC4冶金不相容性限制,连接界面处易产生TiFe、TiFe_2等脆硬金属间化合物,会严重降低接头性能,
无磁钻杆是目前定向钻进技术装备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向超深孔的工程需求,钛合金/无磁钢组成的无磁钻杆是解决方案之一。无磁钻杆的制造方式采用摩擦焊接的方法所进行。通过工程前期试验,发现无磁钢/钛合金摩擦焊接接头具有虚接现象。该现象导致无磁钢/钛合金组成的无磁钻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由于无磁钢和钛合金热物理性不同,其摩擦焊接接头形成机理有别于现有同质材料摩擦焊成型的理论,所以对于无磁钢与钛合金摩擦焊
本文在对经过TIG焊接的工业纯钛焊接接头试样进行不同温度(在550℃、650℃、750℃、850℃和950℃下氧化4h)和不同时间(在550℃下氧化2h、4h、6h和8h)氧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氧化动力学行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光学显微镜(OM)等方法对不同条件热氧化后材料的显微组织、表面形貌、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氧化速率、显微组织和物相
本文借助C64.305静态液压万能试验机和NI500C冲击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回火套管钻井钢的力学性能,包括硬度、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等。并且借助OM和SEM等设备分析了热处理后钻井钢的显微组织及拉伸、冲击等断口形貌,为断裂机理分析提供支撑,为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依据,并建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套管钻井钢的服役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套管钻井钢的推广与发展。试验结果表明:当
AlB_2-type WB_2硬质涂层因高硬度、高熔点、优异化学惰性及自润滑特性在硬质耐磨涂层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较高的残余应力限制了涂层厚度及服役寿命。本论文采用磁控溅射法,通过构筑三种不同结构(应力层间耦合结构WB_2多层涂层、软硬交替WB_2/WBC多层涂层及Si掺杂W-B-Si多元复合涂层)对WB_2涂层进行应力调控及性能研究。系统研究了应力耦合、软硬交替、纳米复合三种结构对WB_2基硬质涂层组织结构、残余应力、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利用
电阻点焊因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各个行业应用广泛,尤以汽车行业应用较多,如:车身底板、车架、车顶、车门及侧围等。但电阻点焊由于焊接时间短、工艺现场影响多等因素,焊接质量保障充满了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干扰性。点焊质量评价中,接头性能主要依靠熔核直径和抗拉强度来评定,而熔核的形成是一个封闭且不可观测的过程。本论文针对熔核直径破坏检测时间迟滞性强,成本较高、效率低,飞溅、未熔合电
“井壁取芯与原位测量”作为满足井壁取芯、岩心测量和流体测量条件的新型地层信息勘测方法逐渐被国内外各大能源服务公司采用并研究。本文旨在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上述方法的应用设备“地层信息原位测量装置”进行样机设计与建模,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原位测量装置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并对仿真结果展开深入分析与系统讨论,以了解及改进地层信息原位测量装置整机结构设计上的不足之处,为提高目前国内外地层信息勘测设备的作业效率与地层信
非晶合金以其高强度、高硬度、大弹性应变极限等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高度局部化的剪切带的形成和迅速扩展严重限制了其塑性变形能力,难以满足结构件的要求,导致非晶合金在各个领域上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研究表明晶体/非晶双相纳米结构非晶合金能够有效改善非晶合金的塑性,但这却是以牺牲强度为代价的。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既能获得高强度又能获得高塑性非晶合金的有效方法。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应
具备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的钛及钛合金成为军事行业、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的理想材料。近年来,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钛及钛合金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钛合金已经无法满足,新兴的石墨烯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为其性能进一步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但是研究发现通过不同方法调控石墨烯在钛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对钛合金的机械性能提高有限,因此我们设想通过引入多个增强相来协同强化钛基体,从而获得强塑性匹配的钛基复合材料。本文利用铜粉和氧化石
近年来,银纳米线(AgNWs)在太阳能电池、柔性触摸屏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其存在制备时重复性差、过程繁琐、尺寸不可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微流控技术具有传质传热快、溶液混合均匀等特点,为高质量AgNWs的制备提供了新技术。本论文采用微流控技术辅助多元醇法可控合成了尺寸可调AgNWs,分别在乙二醇相和丙二醇相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