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对甘薯块根数量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21050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高产是鲜食型甘薯生产的主要目标。鲜食型甘薯不但具有良好的风味品质,而且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近年来我国鲜食型甘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提高块根产量、改善块根品质对于促进鲜食型甘薯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平均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将共同决定块根产量。块根外观品质主要包括薯块的大小、形状、薯皮光滑度等,薯块较小、纺锤形、薯皮光滑的薯块最受消费者欢迎、价格最高;而增加块根数量可以降低大型薯块的比例、增加小型和中型薯块的比例,改善块根的外观品质。因此,增加块根数量有利于获得高产、并改善块根外观品质。而甘薯块根是由不定根发育而来,甘薯不定根发生是其块根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但关于栽培措施调控甘薯秧苗不定根发生、发育和块根形成的研究还鲜见报道,其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选用单株结薯数差异显著的鲜食型甘薯品种“苏薯8号”和“红香蕉”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多效唑浓度梯度:0、10、20、30mg·kg-1,浸苗12小时后移栽,研究多效唑浸苗对甘薯不定根发生、发育和块根数量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多效唑浸苗对秧苗地下母茎中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及不定根发生特性的的影响
  1.1多效唑浸苗对秧苗地下母茎中不定根发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在移栽后0~5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对2个品种地下母茎中的IAA-oxidase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显著提高(p<0.05)POD和PPO活性。多效唑浓度过高将会导致2个品种地下母茎中IAA-oxidase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地下母茎中POD和PPO活性显著降低(p<0.05)。
  1.2多效唑浸苗对秧苗地下母茎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在移栽后0~5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对2个品种地下母茎中内源IA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p<0.05)地下母茎中的内源GA3含量,而显著提高(p<0.05)地下母茎中内源ZR含量。多效唑浓度过高将导致2个品种地下母茎中内源IAA含量显著下降(p<0.05)。
  1.3多效唑浸苗对秧苗不定根发生特性的影响
  在移栽后0~10d时,2个品种秧苗不定根最长根长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栽后5d时,多效唑浸苗显著减少(p<0.05)2个品种秧苗不定根的发生数量,而在栽后10d时,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显著增加(p<0.05)2个品种秧苗不定根的发生数量。
  2.多效唑浸苗对甘薯潜在块根生理生化特性及块根数量的影响
  2.1多效唑浸苗对潜在块根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在移栽后10~30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提高(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中的内源ZR和IAA含量,而显著降低(p<0.05)潜在块根中的内源GA3含量;多效唑浓度过高会显著降低(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中的内源ZR和IAA含量,而显著提高(p<0.05)潜在块根中的内源GA3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处理2个品种潜在块根中的ZR/IAA比值和ZR/GA3比值显著提高(p<0.05)。
  2.2多效唑浸苗对潜在块根中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在移栽后10~30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降低(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中的PAL、4CL、CAD和POD活性。并且,代谢组差异物质筛选结果表明,在块根形成前期(栽后10~25d)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处理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11种差异代谢物质以及在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8种差异代谢物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调。因此,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降低(p<0.05)潜在块根中木质素含量。
  2.3多效唑浸苗对潜在块根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2.3.1潜在块根中SuSy和AGPase活性及蔗糖和淀粉含量
  在移栽后10~30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降低(p<0.05)潜在块根中的SuSy和AGPase活性;同时,显著降低(p<0.05)潜在块根中淀粉含量、提高潜在块根中蔗糖含量。
  2.3.2潜在块根中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及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在移栽后10~30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提高(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中的细胞壁转化酶(CW-Inv)、液泡转化酶(V-Inv)和胞质转化酶(C-Inv)活性;同时,显著提高(p<0.05)潜在块根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
  2.4多效唑浸苗对秧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在移栽后10~30d,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提高(p<0.05)2个品种秧苗根条数,但多效唑浓度过高将导致秧苗根条数减少。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在块根形成前期(10~20d)显著提高(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的直径,而在块根形成后期(25~30d)显著降低(p<0.05)2个品种潜在块根的直径。
  2.5多效唑浸苗对封垄期结薯特性的影响
  在甘薯封垄期(移栽后40d),与对照处理相比,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可以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平均单株结薯数,红香蕉和苏薯8号分别增加27.27~28.57%和28.00~31.25%。2个品种主要是显著增加(p<0.05)直径0.5~1.0cm的块根数量,而显著减少(p<0.05)直径1.0cm以上的块根数量;但适宜浓度多效唑浸苗处理导致薯块平均直径显著降低(p<0.05)。
  2.6多效唑浸苗对块根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在收获时,2个品种均为10mg·kg-1多效唑浸苗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处理相比,10mg·kg-1多效唑浸苗处理下,红香蕉和苏薯8号的产量增幅分别可达11.31~15.60%和7.56~7.95%。其增产途径是在不显著(p>0.05)影响平均单薯重的条件下,显著增加(p<0.05)平均单株结薯数,红香蕉和苏薯8号的增幅分别可达13.75~20.02%和9.64~10.06%。并且,10mg·kg-1多效唑浸苗处理的薯重整齐度显著增加(p<0.05),大型薯比例显著降低(p<0.05),而中小型薯比例显著提高(p<0.05),其中红香蕉主要是提高中型薯的比例,苏薯8号主要是提高小型薯的比例。因此,多效唑浸苗移栽可以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产量并改善外观品质,尤以10mg·kg-1多效唑浸苗12小时后移栽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2015-2017年,本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36°11′N,117°06′E,海拔178m)和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有4个处理,分别为:仿照当地农户种植管理方式(T1);在T1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适时晚收夏玉米,减少施氮量,提高磷钾肥比例,改一次施氮为分次施氮(T2);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探索作物高产潜力(T3
学位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肥在调控甘薯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适量增施钾肥可以提高单薯重和单株结薯数,显著增加块根产量。对于钾肥促进甘薯块根形成,提高单株结薯数的研究尚少。为探明增施钾肥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生理机制,本试验以结薯数差异显著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红香蕉(HXJ)和北京553(BJ553)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钾肥(K2O)施用量,分别为0g·m-2(K0)、12g·m-2(K12
学位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纤维是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棉纤维突变体是研究棉纤维分化发育的分子机理及遗传的优良材料。LiSd极短纤维突变体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在转Bt.Cry1A基因育种的(20R37×5A41)F2代群体中发现的1个新的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叶片和短绒表现正常,但是纤维极短(6-7mm),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发现,其纤维表型遗传稳定。本研究以LiSd为材料,对其开展了遗传、等位
学位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将CO2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O2的生化过程,是植物碳同化和生物量积累的重要途径。光合作用根据碳同化途径不同主要分为C3、C4和景天酸代谢(CAM)三种类型,其中,C4植物具有CO2同化速率高,光呼吸弱等优点,在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下,其生物产量显著高于C3植物。  在C4植物,如玉米中,光合作用需要通过花环结构的两种细胞:叶肉细胞(MC)和维管束鞘细胞(B
学位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遗传育种的基础,是对棉花品种进行遗传转化改良的重要技术环节,又是生命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型。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体细胞向胚胎发生途径转变的发育重建过程,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类似合子胚发育的独特现象,而且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可以在离体条件下人为控制,是最完全的细胞全能性表达的一种方式,是细胞全能性的有力证据和经典示例。  生长素诱导体细
学位
国产沉香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含有树脂的木材,在传统中药中被归为行气药,具有行气止痛之效(陈宏降等,2011)。沉香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两类,色酮类化合物及倍半萜。其中色酮类化合物是沉香的最重要的特征成分,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如抗过敏和神经保护等。然而,由于色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发现得较少,且具有结构的独特
学位
玉米在粮食生产、饲料供给、能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随着玉米需求量的增大、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同时农村劳动力稀缺,使得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而当前机械化收获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面对的首要问题是玉米生理成熟后期籽粒脱水速率慢,籽粒含水量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育种家们培育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脱水快)的玉米新品种。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田间调查得出:玉米苞叶
学位
氮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因不合理施用氮肥造成了氮素大量损失、环境污染加重、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等突出问题。土壤微生物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但驱动着地球化学的进程而且对维持地球上作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有着很大的贡献。本研究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平台上监测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和NH3、N2O排放规律及其损失量的影响,以探讨减少黄淮
学位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良小麦品质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色泽是小麦面粉以及面片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而面条作为中国北方的主食之一,其弹性、拉伸性、口感等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小麦色泽及面条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小麦品质改良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205份中国冬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90k小麦SNP基
学位
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播种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活力的种子抗逆性强,苗强苗壮,产量潜力高,而低活力的种子在逆境条件下出苗不整齐甚至不出苗,对产量影响大。因此,揭示种子活力差异的机理在指导高活力种子生产加工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前期研究发现,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种子活力存在差异,表现为中部种子活力最高,上部种子活力最低。通过RNA-seq分析,发现与上部种子相比,中部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