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柔道战略”这一名词的正式诞生迄今不过20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柔道战略的观念和应用在过去就不存在,事实上柔道战略古已有之并得到广泛运用,只不过不曾使用现有的名词罢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将柔道战略界定为“相对弱者在柔道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以柔克刚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以弱胜强的辩证法艺术”。从本质上讲,柔道战略是一种智慧型而非力量型的斗争模式,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条有助于弱者生存的途径。柔道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道战略”这一名词的正式诞生迄今不过20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柔道战略的观念和应用在过去就不存在,事实上柔道战略古已有之并得到广泛运用,只不过不曾使用现有的名词罢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将柔道战略界定为“相对弱者在柔道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以柔克刚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以弱胜强的辩证法艺术”。从本质上讲,柔道战略是一种智慧型而非力量型的斗争模式,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条有助于弱者生存的途径。柔道战略以“控制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其所要解决的是在战略博弈过程中权力弱势方如何借助某种操纵资源的方式来对权力强势方实施反控制。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权力自上而下的运行轨迹,否定了“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必须逆来顺受”的霸道逻辑,通过借助权力自下而上的逆向作用为弱者战胜强者提供了对等力量和思想准备。柔道战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古代政治上的“高明柔克”、“柔道开国”、“柔道治国”,军事上的“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外交上的“柔远人则四方归之”等到当代的“柔道经济学”、“柔道管理学”、“企业家柔道”等等,柔道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领域都有着相当不俗的表现。然而,柔道战略思想虽然经过了古代学者的集萃、近代学者的开拓以及现代学者的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和突破,但是,柔道战略研究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一、柔道战略的生成史和发展史研究处于某种缺失或混沌状态;二、以专向研究为主,缺乏综合性研究;三、以具体问题研究为主,缺乏理论的哲学抽象和概括;四、概念模糊,没有构建起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这些缺陷和不足导致了人们对柔道战略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也由此限制了它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能力。基于对上述缺陷与不足的弥补,论文做出了如下努力:一、对柔道战略的生成史和学术发展史进行重新梳理。标定了柔道战略在发展历程中的四大里程碑,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近代、现当代学者对柔道战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内在的衍生逻辑。二、在生成史与学术史的基础上,以规定性定义法和描述性定义法对柔道战略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对其原理进行新的建构,形成了以“控制辩证法”为核心,以“精力善用”、“杠杆借力”、“后发制人”为主要原则的原理体系,聚焦操纵内外资源以实现“力小而势大”的方法来对权力强势方实施反控制。三、对柔道战略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与推理。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等多维视角对柔道战略的概念及其原理进行剖析和阐释,形成较为完整的柔道战略理论阐释体系。四、对柔道战略进行实践层面的考察。一种理论能否经得住考验,要看其能否阐释过往,只有能阐释过往,其对未来的预判才值得信赖。因此,将柔道战略投入历史的检验才能验证其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以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战史为基础进行综合考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柔道战略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如何运作的认识。五、就柔道战略的争议与当代应用进行探讨。柔道战略毕竟是一门经世致用的艺术,对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之投入实践以改造世界,因此论文最后一部分梳理了当前对柔道战略存在的诸多争议,就其指导思想、功用效能、具体形态、主动权以及与其他战略形态的关系等议题所产生的争议进行梳理,进一步廓清了柔道战略的真实内涵和具体特征。同时,对当今时代背景下柔道战略如何有效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柔道战略研究进行最后的总结与展望。总而言之,柔道战略的首要特质是弱者的战略,它一门关于柔弱如何战胜刚强的辩证法艺术,但是作为一种战略方法,柔道战略并不是弱者的专属,其他战略主体同样可以使用,只不过在使用程度和使用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构成柔道战略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还有:第一,柔道战略是古今战略思想相互交汇的产物,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行动艺术,说其古老是因为它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说其年轻是因为它的正式出现迄今也不过20年光阴;第二,柔道战略是东西方战略思想相互交汇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发展于日本,诞生于美国,融合了东方的古老智慧和西方的创新精神,也正是在西方现当代经济领域的战略实践中,柔道战略被“创造性破坏”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三,柔道战略是哲学与战略思想相互交汇的产物,它是战略与道家哲学结合的典范,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突破了传统战略学科而上升到了战略哲学的高度。同时,斗争和无常的经久存在规定了战略的特性和方法:没有什么万全之策。柔道战略并非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大战略结构中的一种方法,其价值和威力也只有在大战略结构中才能得到准确定位和力量的极限释放。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且容易复发,是最大的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创伤性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功能障碍。以往针对此类患者多给予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疗程长,且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的优点;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
相较于其他立体显示技术,集成成像技术具有诸多优势,是未来立体显示的重要趋势。目前集成成像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三维重建图像的分辨率较低、观看时感受到的颗粒感较为严重,立体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主要研究面向集成成像光场视图的显著性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集成成像相机阵列所采集到的光场视图中的显著性目标进行提取,为后续立体内容生成部分的三维模型重建步骤提供良好的显著性目标片源。但现有的显著性检测方法在处理
今年年初达成的《中美经贸协议》第一章内容就有关知识产权。本文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该协议中提到的地理标志和与通用名称,在两国法律法规中的定义存在某些不一致,并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相关问题。在比较了两国法律法规对这两个概念定义的异同之后,提出了应对建议。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我们希望引起业界关注并对此展开讨论,以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顺利进行。
语言作为人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重要中介,作为思维本身的要素,是现实生活的表现。一方面,通过语言,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中,不仅能够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而且能超越现实世界、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另一方面,语言作为重要的认识中介,极大地提高了人的思维和实践的普遍性,也必然不断扩大人类认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相关联的领域,扩大人类赖以生活的世界的范围,实现人的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语言的应用、
自古以来,中外各国均有记载赦免实践,但赦免究竟为何物?为何赦免?赦免为何?如何赦免等?虽众说纷纭,却难道其实。同时赦免实践长期倍受争议,新中国成立以来赦免实践也很少,所以,赦免问题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冷门”。回顾国内现有赦免研究百余份资料,虽然涉及赦免范围甚广,如刑法上“死刑赦免”、诉讼法中“赦免程序”、宪法中“赦免权”、国际法上“国际犯罪赦免”甚至财税领域“赦免”等问题,但是,实际上赦免研究主要围
主体性问题是关乎人与世界关系的既有总体性、又有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人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存在物,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世界?我们应该怎样塑造我们的主体性?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般来讲,古代哲学时期,主体并不是人,而是人主观臆想的、在客观世界背后的那个终极原因。人被动地从属于这个原因。中世纪哲学是人类将对神的信仰理论化、系统化的时期。神创造了世界,也决定人的命运,是毫无疑问的主体
城市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表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国也是如此。可以说,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城市已然成为我们无法逃避的事实,它的发展和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现代性的条件下,城市空间生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非正义现象凸显,出现了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交通拥堵、传染病肆虐、暴力恐怖事件频发、贫富差距拉大、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市民城市权利缺失等严重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传媒在国际传播的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与其它新闻媒体相比较,出版领域的媒体更注重深耕细作,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内容传播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传播速度较慢,对受众的自主选择能力要求较高,但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和长久。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出版企业作为市场运作的重要主体,不可能、也不应该缺席。少儿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的中坚力量,在本世纪初开始了高速
政商伦理关系作为政治、经济、伦理等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深度反映和制约着人类文明进程。中国和英国分别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从中西比较视域检审两者近代历史上的政商伦理关系,对于透视历史和关照当代乃至未来文明走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英近代都曾出现过一股重商主义思潮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引领各自国家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任务,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其政商伦理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过渡型
由于低表面张力的油类物质很容易粘附在材料表面,导致材料被污染甚至发生管道堵塞等事故。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相对廉价的疏油材料。据报道,疏油材料在自清洁、油/水分离、防生物粘附、引导油滴运动、腐蚀防护和油污清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疏油表面通常由特殊的粗糙结构和含氟的低表面能化合物组合而成。然而涂层表面的粗糙结构通常伴随着机械稳定性差,光学清晰度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含氟材料还可能危害环境和人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