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记》郑玄注看战国时期齐鲁方音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reter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一书自成书以后,一直到清初,学者们对它的研究都重在阐发经文,发明义理。直到乾嘉时期,伴随着古音学的发展,训诂学的复兴,学者们对《礼记》文本和郑玄注的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研究才有新的发展。 本文是通过《礼记》郑玄注的材料,来考察战国时期的齐鲁方音。《礼记》是孔子的门人弟子及后学者论述先秦礼制的著作的合集,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是郑玄的《礼记》注,主要是他的训诂材料中反映方言音的材料,包括拟音的材料和破假借的材料。以之为线索,再把考察范围扩大到其它反映上古齐鲁方音的传世文献,如《诗经》(其中的《齐风》、《鲁颂》等)、《春秋公羊传》、《仪礼》、《周礼·考工记》、《论语》等,还有《方言》和其它传世文献中有关齐鲁方音的材料以及地下出土文献材料,从中找出齐鲁方音的特点及这些特点所反映的音变规律。 我们研究《礼记》郑玄注,就要对郑玄的注全面分析,首先利用比较可靠的注音、破假借、异文等材料来考察齐鲁方音的音变体例,然后利用《礼记》郑玄注的其它声训材料和其它传世文献材料特别是《方言》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全面考察战国时期齐鲁方音的特点。最后利用方音和古今音变综合考察的方法,分析齐鲁方音的演变趋势以及对中古《切韵》音系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和中古方音的影响。 本文在语音上主要采用王力先生的上古三十三声母和三十韵部,对《礼记》郑玄注中的语音相关材料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礼记》所代表的齐鲁方音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重唇音和轻唇音尚未发生分化:2、舌头音和舌上音可能尚未发生分化;3、相同发音部位清浊声母相混;4、庄组归精;5、章组可能正处在由舌音到齿音演变的过程中;6、日母可能已经从舌音率先变化为齿音;7、部分喉牙音演变为齿音;8、部分入声韵、阳声韵韵尾脱落从而演变为阴声韵;9耕部收一n尾;10、幽、侯、宵三部读音非常接近;1l、鱼铎阳、歌月元和盍谈三组相互之间相混的很多:12、微物文与歌月元两组关系十分密切,有合并的趋势,甚至可能已经属于同一组韵母;13、声调上上声和平声、去声(仍属入声)相混的情况较多,去声仍未产生。这些特点有的与上古雅音相同,也有的与上古雅音到中古雅音的演变方向一致,但还是有很多与汉语史的发展规律并不完全一致,这些材料可能是当时齐鲁方音独有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关注,对我们的研究有重要的帮助。 我们把这些归纳出来的《礼记》音的主要特点,和一些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反映齐鲁方音的资料互相印证,证明了《礼记》音确实属于齐鲁方音,最后对战国时期齐鲁方音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概括总结,揭示出了战国时期齐鲁方音的语音面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古方音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黄尧小说中的边地与民族原始审美意识。 第一部分从摩梭族母系氏族神话入手,结合《女山》中黄尧对摩梭神话的诗学阐释,与其理论著作《生命的原义》相联系,通过黄尧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大家,在各种文体的写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主要研究欧阳修的集序作品,从文体角度探讨其主要特点,并且通过与唐代的对比突出其创新之处,以此来揭示其在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国家体育场PTFE声学吊顶膜数量多、面积大、形状各异、工期紧张且质量要求高,吊顶膜安装存在一定难度.针对施工难点,设计了合理的膜安装节点,制定了膜单元地面展开,然后预张
3月份,德富塑料指数走势前强后弱,行情冲高后回落,主要是受实际成交量的制约。从盘面上看,PE和PP市场开局良好,上半月市场缓慢走高,后半月乏力滞涨回稳;硬胶市场表现温和,主
汉字作为中国、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文化内涵特别丰富,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汉字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
分布式能源是世界能源供应方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已明确了未来5~10年分布式能源发展任务和目标.文章基于赴澳大利亚学习调研情况,重点梳理了澳大利亚有关天然气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