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氧化物/碳材料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锰氧化物因其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储量丰度高和环境友好等特征,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广受关注,但较低的能量密度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根据公式E=0.5CV2可知,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从提升比电容值和拓宽工作电压区间两个方面入手。尽管纳米化以及碳材料复合可以改善锰氧化物电极的比电容值,但团聚现象导致实际有效的比表面积较小,实际容量与理论比电容值相差甚远。而且,传统碳材料复合界面连接模式仅靠范德华力或静电吸附,界面连接面积小,结合较弱,内阻仍较高,对锰氧化物电极的比电容值提升有限。虽然现在锰氧化物电极工作电压窗口可以突破0-1V局限,但是需大幅度牺牲其比电容值,因此制约了其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Mn-O-C键界面连接辅助制备高性能锰氧化物/碳材料复合电极的新方法,借助多层中空结构或自支撑结构解决易团聚难题,通过表面氧空位或等离子体辅助,来实现锰氧化物和碳材料界面处的Mn-O-C键连接,突破锰氧化物/碳材料复合电极界面连接面积小、阻抗高、结合力弱的瓶颈,揭示了Mn-O-C键界面连接结构对连接阻抗的影响机制,提高复合电极比电容值和稳定性。而且,Mn-O-C键构建的紧密连接的锰氧化物/石墨烯量子点异质界面处形成了内建电场,揭示了界面处内建电场随费米能级的变化规律,实现了比电容值和电压窗口的共同提高,显著提升了锰氧化物复合电极的能量密度。提出了一种多层中空结构锰氧化物制备的新方法,通过Mn CO3微米颗粒和KMn O4之间的反应制备中空Mn O2微米颗粒,提升了锰氧化物电极的有效比表面积,实现锰氧化物电极比电容值的提升。研究表明,Mn O2微米颗粒完美保持了模板的形貌,调控反应参数,Mn O2微米颗粒的层数可以从一层增加至三层。多层结构显著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电荷转移电阻为3.15Ω,最高比电容值为608 F/g,5000次循环后,保留初始值的65%。组装非对称电容器,最高能量密度可达55 Wh/kg。为进一步突破该方法在更多层结构制备上的局限性,同时改善颗粒电极在循环中性能损失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电极的稳定性,采用模板煅烧转化法实现了四层Mn3O4空心球的制备,电荷转移电阻为2.45Ω,同时展现出显著提升的稳定性,5000次循环后电容可保留~80%。为了改善复合电极界面连接面积小、阻抗高的问题,提出了氧空位辅助Mn-O-C键连接制备Mn3O4空心球/石墨烯复合电极的新策略,提升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氧空位作为正电中心捕获负电的羟基官能团,促进石墨烯和Mn3O4空心球之间Mn-O-C化学键的形成,加快界面电子传输,促进界面点接触向面接触转变。界面处Mn-O-C化学键可降低电荷转移电阻(1.1Ω),促进氧化还原反应,提高比电容值,最大比电容值可达802 F/g。石墨烯作为缓冲材料,提升了整体电极的稳定性,10000次循环后的电容可保持90%以上。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最高能量密度可达72.3 Wh/kg。为了进一步减小复合电极和集流体之间的连接阻抗和增加复合电极界面结合强度,提出了等离子体辅助Mn-O-C键连接制备自支撑结构锰氧化物/碳材料复合电极的新模式。首先,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制备了具有自支撑结构的介孔CNTs-Mn O2纳米片,借助自支撑结构优势将电荷转移电阻降低至0.8Ω。引入金属Co催化生长的CNTs,将二维纳米片拓展为三维空间交联的网状结构,提高了Mn O2纳米片的导电性,防止了纳米片的聚集和塌陷,最高比电容值可达到1131 F/g,10000次循环后性能损失5.6%,主要是由于碳材料的脱落产生。随后,针对自支撑复合电极锰氧化物和碳材料界面结合较弱的问题,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实现了自支撑结构石墨烯-Mn O2颗粒纳米片的原位制备,有效利用了原位形成的Mn-O-C键提高复合电极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同时,石墨烯的引入阻碍纳米颗粒的团聚,增加体系的导电性,表现出优异的电容性能,比电容值最大可达到1176 F/g,10000次循环后性能只损失1.9%。提出了Mn-O-C键辅助制备异质结构复合电极拓宽电极工作电压区间的新策略来进一步提升电极能量密度,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原位制备自支撑结构Mn O2/石墨烯量子点(GQDs/Mn O2)异质结构电极,阐明了异质结构内建电场对电极材料工作电压区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GQDs优化电荷传导路径,其丰富的边缘结构为电化学过程提供了活性位点。在1 V的电压区间下,GQDs/Mn O2的比电容值相比于原始Mn O2提升了~700 F/g(1094 F/g)。此外,Mn-O-C键促进异质结构的形成,界面处产生的内建电场与外电场电势相反,GQDs/Mn O2的工作电压可拓宽到1.3 V,在1.3 V下,比电容值进一步增加到1170 F/g。以GQDs/Mn O2为正极,N掺杂的石墨烯为负极组装非对称器件,最高能量密度可达到118 Wh/kg。
其他文献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大量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变得容易获取。如何将这些数据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条件下精确地解译为所需要的地物信息,是我国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关键点之一。在遥感信息解译任务中,传统的有监督学习需要从待解译图像(目标域)中事先获得一部分高质量的样本标签。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可能具备实时解译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大量已经标注好的遥感数据(源域)很容易获得且没有任何额外成本。本文的主要研究
n型Mg3Sb2基热电材料因复杂晶体结构而具有较低晶格热导率,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中温热电材料。但高浓度Mg空位导致载流子迁移率低,功率因子和热电优值有待提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调控载流子的散射以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从而提高功率因子,通过构建多孔结构增强声子散射以进一步降低热导率,提高热电优值。采用X射线衍射仪、中子衍射谱仪、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Hall效应测量系统、Seebeck系数/电导率测试系统
肽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物质,精氨酸(Arg)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肽的基本结构单元,因此对其结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质谱是研究肽离子结构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含有精氨酸的肽离子易发生环化和重排,导致质谱产生偏差,无法实现准确测定。本论文通过对含有精氨酸肽离子解离位点、碰撞过程和能量转移效率的研究,获得了含有精氨酸肽离子的动力学机理,为质谱鉴定肽离子结构及精氨酸对表面的修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
高频地波雷达(High 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HFSWR)利用垂直极化的电磁波(3-30 MHz)绕海面传播衰减小的特点,可实现对海面的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和超视距的连续监测,雷达系统成本低、易维护,是实现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岸基HFSWR,船载HFSWR机动灵活、生存能力强,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对海洋监测的范围,是今后的部署趋势,其在军用领域的海上
飞机机电系统是飞机核心系统之一,其安全运行是保障飞机正常飞行和乘员安全的必要条件。飞机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是组成飞机机电系统的机电部件(以下简称“飞机机电系统部件”)处于健康状态。但是飞机机电系统部件具有结构复杂、使用频繁、运行工况时变等特点,当其健康状态退化到一定程度,将导致飞机出现更严重的损伤,轻则造成飞机运维成本增加,重则引发飞机安全事故。健康状态在线估计是评估飞机机电系统部件的健康状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日益增长,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需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支撑和自主运行”转变,并网逆变器的高可控性和灵活性为实现该转变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引发了复杂的同步失稳事故,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和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同步控制下并网逆变器面临的静态失稳和小信号同步失稳问题
随着大型航天器在空间探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轻量化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薄膜结构质量轻、展收比大,具有在未来航天器上应用的巨大潜力,主要包括天线、太阳帆、太阳电池阵、遮光罩和光学成像镜等应用领域。作为一种预应力结构,薄膜在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相比传统结构具有不同力学特性,在空间应用中会产生更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只有继续完善薄膜理论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技术层面的制约。薄膜在空间中的应用依赖于展开
针对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研究者们已在技术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梯次利用技术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制约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是,退役电池测试时间冗长,单一的健康状态评价依据使得退役电池再成组后的性能一致性差,难以释放电池最大放电能力,这极大的增加
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易集成、软开关和效率高等优点,是小型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存在轻载调压能力差和高频寄生谐振的缺点,导致调压时开关频率范围宽、开关损耗大、电感利用率低、关断过电压和电磁噪声大等问题。为此,本文对谐振开关电容变换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首先,论文针对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轻载调压能力差和高
随着微纳工艺和芯片集成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低空慢速小尺寸(“低慢小”)目标呈现爆发式增长,多种层面的黑飞和恶意监控等乱飞行为给低空探测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而传统探测方式往往差强人意,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技术弥补低空防御的漏洞。激光雷达以波束窄、方向性强、小型化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受到业界关注,它将是弥补传统雷达在低空领域漏洞的主要技术方案,也是近年来应用发展较为迅速的诸多技术路线之一。本论文围绕“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