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微网系统分层协同调度优化及其高维目标决策方法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电网(Microgrid,MG)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微网以集群的方式形式接入配电网。对多微网系统进行能量优化调度是实现资源合理调配,保障电力系统高效、经济的运行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多微网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多微网系统进行能量统一调度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此外,当前大部分子微网都是独自进行能量的优化调度,缺少微网与微网间和微网与系统间的能量协同交互。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大规模多微网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策略出发,构建了多能源微网分层交互式调度框架,进而对多能源微网系统的能量分层优化调度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首先,针对大规模多微网系统能量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了多微网系统的多层级能量协调调度框架,将多微网系统分为系统管理层、统调机组及储能层、子微网能量管理层三个不同的调度层级。在该框架的基础上搭建了多层级交互式能量调度模型,在优化各子微网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利用子微网层和系统层可调节功率的多次交互,对系统和子微网运行成本进行优化迭代,以求得子微网与外部电网和各微网间的功率交互值。通过仿真算例证明了所提策略在有效解决大规模多微网系统能量统一调度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多微网系统能量调度的经济性。
  其次,以互联能源枢纽模型为基础搭建了电-气互联多微网系统分层优化框架,利用综合储能特性、产热发电特性和热电负荷特性对框架内的子微网建立了多能源耦合矩阵,以表征微网内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气互联多微网系统的分层调度模型,该模型利用各微网功率缺额盈余的信息为系统调度提供优化空间,以此协调能量调度时由于优化主体不同而存在能量协同问题。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模型通过充分利用不同能量形式间的转换关系,减少了子微网和多微网系统的运行成本。
  最后,针对多能源微网系统能量调度时异构子微网由于效益函数的不同而存在的能量协同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高维目标优化的多能源微网分层协同优化策略。将多个微网参与系统层能量优化调度问题转化成一个高维目标优化模型,在保障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前提下对子微网的能量进行协调分配。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模型可以同时减少多微网系统和各子微网的运行成本,并实现了各子微网在能量调度过程中的协同优化。
  综上,本文围绕多能源微网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问题展开研究,综合考虑了优化调度过程中存在的能量交互和子微网间协同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目标优化的多能源微网系统能量交互与协同决策方法,解决了大规模多能源微网协调用能的问题。
其他文献
传统电力网已发展成为电力网与信息网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简称相依系统或相依网络。信息网的接入使电网更复杂脆弱,任一节点故障都可能引发级联故障甚至崩溃解列。以往建模方法已不再完全适用,相依系统的统一建模至关重要。在电网运行时的主导和非主导数据都是系统重要参数,有必要在建模时考虑。由电力信息相依带来的风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络架构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已经无法避免,电网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对可能引发电网严重事故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控与保护,能够及时发现电网潜在风险并进行预防控制。因此,运用合理的方法辨识电网关键环节对防御大停电严重事故、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在学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熵理论、能量函数等,从拓扑结构与运行状态
学位
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目前工业与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机的首选技术,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如何提高驱动电机效率成为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率优化的PMSM电流预测控制方法,建立损耗模型,研究在给定转矩和转速下参考电流工作点的选取,使得成为电机效率最高的一组dq轴电流,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电流优化控制。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
海洋能种类多样、储藏量大,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海洋能存在的随机性、波动性以及能量密度低等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开发利用。因此,加强近海可再生能源互联,将多种海洋能集中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运作,促进多种能源之间的优化互补,是实现能源综合利用以及协调调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海洋能的开发成本,提高经济性以及能源利用率。本文利用不同能源之间的互补性,针对近海混合可
窃电不仅破坏用电秩序,而且还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对多样化的窃电手段,国内外对反窃电的研究主要包括:(1)基于机器学习的反窃电研究;(2)基于传感器、探测器等设备和配电网状态的研究;(3)基于博弈论的研究。现有反窃电手段往往力不从心,不仅耗时耗力,且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用户窃电行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如今窃电手段越来越高科技、窃电过程越来越隐蔽。因此,研制新型智能反窃电监测装置,对反窃电有
我国配电网中性点许多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这种接地方式能显著降低故障点电容电流,但由于故障电流幅值较小且方向不定,信号的检测和选线很困难。高阻接地故障因具有过渡电阻大,故障点不稳定,故障点存在间歇性电弧等特点,故障电气量特征极不明显,常规保护难以可靠动作。当谐振接地系统发生高阻故障时,其故障检测与选线问题则更加困难。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与选线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
学位
绝缘子作为电力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部件,在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中起到连接、支撑和绝缘的作用。由于长期受到机电应力和环境因素等影响,绝缘子串中易形成劣化绝缘子,引发闪络、炸裂和掉串事故。因此,《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规定线路及变电站内盘形悬式瓷绝缘子应定期开展劣化检测。红外故障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在劣化绝缘子检测中被愈来愈广泛地采用。红外故障诊断技术是以检测所得红外图像为基准
当前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局势严峻,发展新能源是局势使然,其中风能的资源储量大、无污染、发电技术日趋成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变流器在各类并网发电系统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Z源逆变器作为功率变换器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主要负责将输入的直流能量转化为能并入电网系统的交流能量。其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在不增加死区时间的情况下,同一桥臂上下开关管状态同时转变为导通时也不会造成器件的损坏,且
随着我国风电发展步入持续增长的新阶段,集电线路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势必会对风电场能量的高效传输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直接沿用了电流保护,整定计算时没有计及风机故障特性对集电线路的影响。当集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存在着相邻线路所连集群内风机提供的短路电流可能远大于保护整定值的可能性,从而导致非故障集电线路保护误动,极易引发风电机群连锁脱网。为此,本文以大规模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特性及保护动
学位
当前,能源危机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可再生能源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就近消纳问题,以及分布式发电单元接入大电网的相关问题,微电网应运而生。不同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无需考虑频率、相角或无功补偿,更多的是研究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的稳定。近年来直流微源和直流负荷的增加促进了直流微电网的发展,直流微电网与交流微电网相比减少了整流、逆变环节,可靠性强、控制更简单。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