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青枯菌致病力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国,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马铃薯青枯病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流行的区域越来越广。而我国对马铃薯青枯病的调查与检测还比较薄弱,因此对我国马铃薯青枯病进行系统性的调查与鉴定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系统性收集了四个马铃薯栽培区21个省(市)50多个地点的疑似马铃薯青枯病自然病样。然后用稀释划线法和特异性引物759/760对青枯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在四个马铃薯栽培区的11个省(市)24个地点分离到了123个青枯菌,甚至在内蒙古牙克石也分离到了青枯菌。这说明我国马铃薯青枯病比较严重,中原二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尤甚,并且北迁趋势严峻。然后通过生化变种和演化型分类框架对123个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91%的菌株属于生理小种3生化变种2(Race 3 Biovar 2, R3Bv2),演化型ⅡB序列变种1(Phylotype IIB Sequevar 1, IIB/1),并且该类菌株广泛分布于四个马铃薯栽培区。说明危害我国马铃薯的青枯菌主要是R3Bv2类菌株。而其它菌株则属于生化变种3演化型Ⅰ序列变种13,14M,16,17或者18。其中,序列变种16在我国是首次在马铃薯中分离得到,14M是一个新的序列变种。因为它在系统发育树中与序列变种14的参考菌株Pss81和Zo4遗传距离最近,所以命名为14M。对不同地点的R3Bv2类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能够推测其大概的传播过程。本研究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构建了37个代表性的R3Bv2类菌株的系统进化树。结果分为两个群体,群体一包括来自四个马铃薯栽培区的34个菌株,群体二只包括中原二作区的3个菌株。据此推测大部分的R3Bv2类菌株可能沿一条主线传入我国,最终传播至四个马铃薯栽培区,而中原二作区可能还存在其它的传入途径。为了研究R3Bv2类菌株对马铃薯致病力的差异,本研究首先选择了34个代表性菌株在低温20℃条件下接种了3个马铃薯材料C9、W5337.4X和CT7-6,调查分析其致病力。结果只有R3Bv2类菌株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强或者中等致病力,而其它类型的菌株都没有或者只有很弱的致病力,从而证明R3Bv2类菌株具有低温适应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R3Bv2类菌株在低温条件下的致病力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的探究温度对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低温致病力不同的代表性菌株9个,调查其在28℃和20℃的致病力。结果温度对青枯菌致病力存在极显著性影响,但是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对发病过程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延长了病原菌与植物的互作过程,说明可能存在某些与温度有关的致病因子。所以下一步可以用受温度影响程度不同的菌株进一步探究受温度调控的致病因子。总之,本研究对马铃薯青枯病进行了系统性采样调查,并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据此推测出危害我国马铃薯的主要菌株为R3Bv2类,并对该类菌株的致病力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这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马铃薯抗青枯病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杏是我国原产果树之一,起源中心在新疆,新疆具有丰富的杏种质资源。其中新疆野杏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被认为是世界栽培杏的原生起源种群,曾对世界栽培杏的驯化起过决定性作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ar-infrared technology,functional far-infrared devic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are needed.Here,we propose a design scheme to develo
Entanglement is the key resource in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and an entanglement witness (EW) is designed to detect whether a quantum system has any entan
设施内蔬菜以其高产、高效,并能周年生产而得到广泛发展,同时由于受到种植水平及销售渠道的限制,专化单一的栽培程度越来越高,这种单一的栽培模式在短期内可以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
隐花色素(cryptochrome)是吸收蓝光和近紫外光而调节植物形态、新陈代谢变化以及向光反应的一类光敏受体。隐花色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研究证明许多植物的隐花色素是分子量为70-80kD的蛋白质,有两个可识别区域:一个是与光解酶有同源序列的N端PHR(photolyase related),但不具有光解酶的DNA修复活性;另一个是光解酶不具有的C端延伸区,C端是蛋白-蛋白结合区,具有保守性,也
Motivated by experimental advances that the collective excitation of two Rydberg atoms was observed, we provide an elaborate theoretical study for the dynamical
Recent years,optically controlled phase-change memory draws intensive attention owing to some advance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tegrated all-optical nonvolatile
W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 the quantum enhanced metrology using two-mode squeezed twin-Fock states and parity dete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a give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野菜的青睐,特别是像蒲公英这样具有食疗功能的野生
SnRK1是植物体内生理活动的调控枢纽之一,在植物的矿物质摄取、非生物胁迫、逆境信号转导和生理代谢、ABA信号转导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等各种激素代谢过程中发挥广泛的作用,是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