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干扰素调控单核细胞分化的机制及其在双链RNA介导的肿瘤免疮治疗中的关联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型干扰素最初被认为是先天免疫中抵抗病毒的早期防线。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它还有抗增殖以及免疫调控功能。这些功能促使I型干扰素被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近些年来,PRR介导的干扰素的诱导物例如polyI:C也展现出了潜在的抗癌作用,其功能的发挥或许是通过干扰素以及其他的促炎性因子。对于干扰素诱导物抗癌机制的更深入的研究将会使其具有治疗应用。研究表明,干扰素以及其诱导物抗癌作用的发挥是由免疫调控介导的。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调控很多免疫细胞的功能,包括DC细胞,T细胞以及NK细胞,这些细胞都是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调控者。从这方面而言,尽管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是公认的,但是干扰素及其诱导物在肿瘤治疗中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影响并没有广泛的研究。通过肿瘤种植的小鼠模型,我们发现polyI: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与此同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这些结果使得我们进一步假设polyI:C诱导的I型干扰素通过抑制单核细胞分化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进而减慢肿瘤的生长。我们的结果表明,Ⅰ型干扰素可以抑制小鼠及人的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干扰素可以上调mir-155,而后者可以抑制CSF1R的表达,从而抑制单核细胞到巨噬细胞的分化。另外,在polyI:C处理肿瘤小鼠的体系中,此调控轴的活性也有显著改变。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虽然干扰素可以抑制单核细胞到巨噬细胞的分化,但是在人跟小鼠中它也显著上调了几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基因的表达,其中最明显的是M2的典型基因,比如编码精氨酸酶1的基因.而且在polyI:C处理的小鼠肿瘤中我们也观察到了精氨酸酶1基因的上调。因此polyI:C诱导的干扰素似乎在单核细胞中发挥着之前未发现的免疫抑制功能,而这种免疫抑制又限制了其治疗效果。跟我们的猜想一致,polyI:C与精氨酸酶的抑制剂NOR-NOHA联合使用时可以协同抑制肿瘤的生长。总之,polyI:C介导的免疫治疗在影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数目及功能上似乎有作用相反的效应,这也提示我们不同方法的联合使用或许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关polyI:C/干扰素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这种复杂调控的背后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以PM2.5为首的区域性重污染过程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土壤风蚀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重要的自然来源之一,不仅会造成风蚀地区的土地退化,还会造成风蚀地区及其下风向区域的大气污染。因此,开展京津冀地区土壤风蚀扬尘起动、传输特征研究及防治措施研究,对该区土壤风蚀扬尘的防治及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风洞试验和野外观测,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四
就地保护和再引入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繁衍与进化。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栖息地保护和管理,需要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选择有科学的了解;合理评估栖息地的适宜性是物种成功再引入的关键。朱鹮(Nipponia nippon)野生种群近年来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栖息地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必要精确了解其栖息地选择以加强就地保护工作。目前只有一个朱鹮野生种群,野化放飞种群的存活
随着航空航天和卫星载荷技术的发展,空间通信将为我国未来空间科学探测、空间信息应用、军民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提供必要保障。空间通信的环境和链路特性不同于地面网络,空间网络存在拓扑动态变化、体系多样异构,空间链路存在高误码、长延迟、速率非对称乃至频繁的随机中断等特性,给空间任务遥控遥测与数据传输造成巨大的挑战。大量地面网络成熟协议技术难以满足空间通信应用需求。协议架构及传输方案是影响空间网络传输性能的关
学位
学位
2019年全国汽车制造业共生产了2567.67万辆乘用车,车企及其上下游行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体量巨大。面对环保高压态势,车企应在生态环境领域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从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销售以及社会活动等维度,拓展企业社会责任,带动产业链实现绿色协同发展,实现汽车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公交线路设计和规划根据其优化变量是否连续的特性可以分为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离散公交线路优化模型存在假设条件较多,求解较为困难,且很难获得最优解的问题,而连续模型则可以高效快速获取全局最优解。但连续模型设计公交线路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连续模型结果为站点密度,无法直接应用于实践,且目前的公交线路设计模型主要针对单一公交工具,没有考虑不同工具之间的关联关系,除此之外,目前大部分公交线路设计都假设公交车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是一种宇宙中伽玛射线短时间内突然增强的高能爆发现象,这种现象的突发性、强烈性以及不可重复性让研究人员充满兴趣。自1967年伽玛暴首次被探测到以来,人们积累了丰富的伽玛暴观测资料,并且发展了相应的理论模型用以解释伽玛暴的各种观测特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简单概述了伽玛暴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了作者关于伽玛暴高能光子辐射方面的工作,最后对作者的研究工作做一个总结和展望。第一
通过厌氧生物产甲烷是实现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资源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传统厌氧生物技术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甲烷效率低的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具有p-型共轭结构的聚苯胺(Polyanilien,PANI)为导电介质,强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体系中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DIET),提高有机物经厌氧生物产甲烷速率进而实现废水高效资源化。首先,采用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逐渐转向以科技、创新、人才等知识为基础的竞争,而知识又是经济主体获取竞争优势最为根本的源泉,并且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竞争资源。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是经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也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率先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如今,知识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内生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