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总体上看,仍有一些关键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软件产业核心技术,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无法有效保证国家信息安全;软件产业始终无法做强、做大;信息化成本高昂等。开源软件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那么什么是开源软件?开源软件有哪些独特特性?政府对于开源软件应该持有何种态度?如果要发展开源软件产业,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政策支持?这些就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㈠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一是关于开源软件本身的研究;二是关于政府开源软件政策的研究。在对开源软件本身的研究方面,学者们关注的领域众多,主要包括:开源软件的开发模式、许可模式、知识产权问题、商业模式、开源文化等,只有首先研究清楚了开源软件这种现象本身,才能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政府开源软件政策方面,研究者们则主要是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总体上看,国内在本领域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多样化,但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较少;二是以定性研究为主;三是国家资助的研究较少;四是缺乏对我国现有开源软件产业政策和实践的系统梳理和评价。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研究空间。
㈡开源软件和开源软件产业。本部分首先对开源软件这种现象本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开源软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开源软件的发展历史、开源软件的特点、开源软件解决方案及应用情况,其中,开源软件的特点是研究重点,研究总结了开源软件的三个重要特点:①以社区为中心的开发模式;②新型的软件许可证模式;③以品牌和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接下来论文对全球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三点:⑴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⑵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信息技术公司加入到开源阵营;⑶混源架构将成为软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㈢中国开源软件产业政策与实践。本部分首先对我国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开源软件产业链中各类成员的情况,包括:开源软件厂商、开源社区、开源促进组织、传统IT厂商和开源软件用户等。接下来论文对我国现有开源软件产业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为了促进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主要包括:⑴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开源软件产业的投入;⑵通过政府采购扶持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⑶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优化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环境。
㈣中国开源软件产业政策发展。本部分的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阐述大力发展开源软件产业对我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对我国现有的开源软件产业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介绍了部分国外政府的开源软件政策情况,以期从中进行借鉴;最后,论文根据前面的研究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开源软件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策略和具体政策措施。
㈤结论与展望。本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国外开源软件政策的研究;二是更加全面细致地搜集国内开源软件产业现状和现有政策实践的相关资料;三是在将来的研究中还要对现在提出的政策建议进行反复斟酌,以期最终的建议能够更加系统、更加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