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海底地震仪(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探讨了海水多次波和沉积层对求取接收函数的影响,并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同时,使用2011年在南海西南次海盆采集的OBS被动源远震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了可靠的结果。进一步使用该方法处理了2010年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采集的OBS远震数据,通过接收函数反演的深部结果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供给和持续热液活动成因进行了解释,并从地幔转换带减薄推测洋脊下方存在热异常。在此基础上,为探讨西南印度洋中脊与克洛泽热点相互作用的争议,以克洛泽岛上的台站数据作为补充,通过区域波形反演和接收函数结果结合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的区域地幔转换带热异常为西南印度洋中脊和克洛泽热点作用关系提供了地球物理学证据,认为西南印度洋中脊与克洛泽热点并不存在直接的离轴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主要获得了以下3个方面的成果:(1)解决了从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的难题,并证明其可行性,在此过程中,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海水多次反射波和沉积层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OBS求取接收函数的影响因素。第一个结论是,海水多次反射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垂直分量作为等效震源的假设,但是由于多次波在径向分量上的极化波与垂直分量上的波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使用反褶积去除等效震源的过程中会较好的压制多次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最终使得海水多次反射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从而并不影响接收函数后续的处理,如H-k叠加求取莫霍面深度和平均洋壳波速比、共转换点叠加(CCP stacking)获得间断面低速带成像结果和反演洋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第二个结论是,沉积层的耗散作用会使得接收函数的波形变化较大,莫霍面的多次震相难以区分并且相对较弱,难以使用H-k叠加求取莫霍面深度和平均洋壳波速比、CCP叠加获得间断面低速带成像结果,但是由于其它约束条件可以获得,如海水厚度和速度,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反演方法获得沉积层-洋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最后通过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实测OBS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做了验证,并获得了南海西南次海盆的S波速度结构和莫霍面深度,推测残留扩张洋脊下方存在岩浆房。(2)通过对西南印度洋中脊处的实测OBS远震数据求取接收函数,获得了“龙旂”热液喷口附近洋脊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莫霍面深度以及地幔转换带厚度。首先,S波速度模型显示该处洋脊下方4~6 km处存在一个低速层,波速约2.6km/s,推测可能存在岩浆房或部分熔融,且可能是热液活动的持续供热来源。其次,对比同一地区接收函数和主动源P波层析成像结果发现莫霍面具有不同的深度(如南海西南次海盆和西南印度洋中脊),并且接收函数的结果总是比主动源P波层析成像结果要深,通过地震射线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个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地球物理学角度证明莫霍面是一个岩石相变的转换带(厚度约2~3 km),而不是简单的地震速度不连续面。最后,根据地幔转换带减薄的现象,推测洋脊下方存在一个182~237K的地幔正温度异常。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喷口区下方地幔转换带减薄和温度异常与扩张洋脊下方的的地幔情况一致,而不是受到周边热点的影响。(3)克洛泽岛上台站远震数据的接收函数CCP叠加结果显示,410面和660面的起伏较大,地幔转换带厚薄不一,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匀性。并且地幔中存在大量的低速带,推测这些低速带为岩浆活动,是地幔转换带在温度异常作用下脱水造成区域物质熔点降低而形成。另外,区域波形反演结果显示克洛泽热点至西南印度洋中脊之间的区域地幔转换带减薄,推测西南印度洋中脊英多姆转换断层、加列尼转换断层和克洛泽热点所包围的区域存在地幔温度异常(124.97~165.72 K)。最后,结合西南印度洋中脊和克洛泽热点下方地幔转换带均减薄的现象,认为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离轴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克洛泽热点和区域地幔温度异常共同导致地幔转换带中矿物组分脱水,并表现出一系列的低速带。水的加入致使区域物质熔点降低,克洛泽热点、西南印度洋中脊及它们之间下方的熔融物质在地幔流和洋中脊低压作用下向西南印度洋中脊迁移,并最终形成洋中脊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