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仙子》作为唐教坊曲名之一,随历史发展不断更新其艺术形态,至明清仍有创作,经久不衰,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会从曲调渊源、乐舞风貌、曲辞体式、主题声情这四个方面对《天仙子》进行研究。第一章考据《天仙子》的曲调渊源。首先,探究《天仙子》本事来源,通过对比“刘阮遇仙”本事与“龟兹舞曲”说两种说法,基本认定其来源于《幽明录》中所记载的“刘阮遇仙”本事。其次,解释《天仙子》曲调含义,并对其异名《万斯年》《万斯年曲》《秋江碧》进行考察。第二章论述《天仙子》乐舞风貌。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天仙子》作为酒筵行令著词演唱,在唐代兼有道曲歌唱形式,分入多宫调,极富变化。舞蹈形态方面,《天仙子》在唐代作为新兴燕乐舞蹈流行,入教坊曲,有软舞风格。宋代承袭唐乐制,继续发展。第三章梳理《天仙子》曲辞体式。就词体而言,《天仙子》在唐代主要以单片三十四字的体式进行创作,宋代体制正式定型,为双片六十八字,元清时期,沿承唐宋传统。曲体方面,元明时期《天仙子》分别入南北曲,南曲为黄钟宫,北曲为双调,与词体异。第四章分析《天仙子》主题声情。《天仙子》曲调自唐入宋主题渐趋丰富,主要分为本事演绎、传统闺情、人生感怀、隐逸长寿四种。首先,就格律而言,从篇幅长短、句式变化、用韵分布来探讨其声情;其次,从宫调来看,《天仙子》分别入歇指调、南宫吕、中宫吕、黄钟宫、双调,有着多变的声情;最后,以文辞探声情,大致有缠绵婉转,明丽清新、平和冲淡三种风格。
其他文献
王阳明是有明一代备受推崇的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其“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其诗文集屡经门人、后学整理刊刻,版本众多。王阳明诗文集主要分为三个版本系统,即二十八卷本系统、二十四卷本系统与三十八卷本系统。嘉靖十二年黄绾序刻本《阳明先生文录》是二十八卷本系统中最早的版本。嘉靖二十九年闾东刻本《文录》、明刻本《文录》(残存十卷,国图“中华古籍资源
学位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宋末以来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影响了文坛创作的面貌。元初文坛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由金入元的北方文士和由宋入元的南方遗民,他们共同兴起了元代前期的文学和诗文创作;元朝中期统治中心开始向中原转移,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汉文化和汉儒生,在北方产生了一批散文家、散曲家,在南方则兴起绘画家、书法家;元朝后期,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张士诚和朱元璋先后招揽文人,形成了吴中文人和浙东文人两大集团,为明朝的文学创
学位
隋代石刻材料不管從地位、數量、内容還是質量來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目前關於隋代石刻詞語的研究成果與魏晉南北朝和唐代相比顯得薄弱,隋代石刻中仍有數量不少的詞語需要進一步考釋和研究。本文選取隋大業元年至八年時期的200方石刻材料,在全面校勘、閲讀材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詞彙學、文字學、訓詁學等相關知識,對本時期石刻詞語進行全面考釋與研究。本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章“緒論”,對本文的選題依據及研究對
学位
鲍廷博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一生致力于藏书、刻书事业,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古籍的收藏与研究,在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鲍廷博在从事古籍的收藏与研究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的题跋,这些题跋不仅是记载鲍廷博藏书、刻书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能直接体现其藏书思想、刻书理念,同时也是考证其生平信息以及研究古籍善本的重要文献资源,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此外,相较于鲍廷博的丛书——《知不足斋丛书》而言,学界并没有给予其题跋以
学位
学界对于空间义量词的研究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成果,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对空间义量词的研究尚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一是没有区分空间义量词和空间义计量词,对空间义计量词的关注不够,在空间义计量词的定义、范围、分类等核心问题上尚存在争议,二是对空间义计量词的特殊表量用法研究关注度不够。故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大量语料,试图对现代汉语空间义计量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学位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等。归德府人(今河南商丘人)。清初时期,宋荦在文坛和政坛都堪称活跃,既是开府一方的官员,又是主持风雅的文坛领袖。除此之外,他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其藏书之富,刻书之精,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宋荦的文集和宋氏藏书目为主要参考资料,同时参考宋氏家集、友朋信札、清廷档案、同时人著作、各家藏书志及现有的学术成
学位
管庭芬(1797-1880),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鉴赏家、校勘家、藏书家。其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芷湘日谱》、《芷湘笔乘》、《待清书屋杂钞》、《花近楼丛书》等,多以稿本存世,其中《芷湘日谱》即《管庭芬日记》因日记特有的过程连续性、记录长期性、内容可靠性等价值而备受关注。本文即以《管庭芬日记》为主要研究对象,据此探究管庭芬在藏书、校勘、版本三方面的文献学思想,并试图通过管庭芬的个案研究,展示晚清中
学位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雄安地区的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迅速进入学者的视野。本文选取雄安新区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容城县,从地方志研究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容城县现存的康熙十二年《容城县志》、乾隆二十六年《容城县志》、咸丰七年《容城县志》、光绪二十年《容城县志》和民国九年《容城县志》五种志书,最终确定以乾隆《容城县志》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容城县的志书史,
学位
陆游诗歌中数字入诗的篇目颇多,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陆游诗歌中的数字入诗呈现多种样态。以数字地名、数字典故和数字对仗三个方面最具特色。数字地名虚用和实用结合,暗寓行踪,壮大气象;数字典故事典和语典交错,寄情于此,借古抒怀;数字对仗形成数对,深谙格律,和谐匀称。陆游诗歌中的数字入诗具有实录精神。陆游善于在诗歌中使用数字发挥诗歌叙事性的功能,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秉笔直书,又有以“日记体”
学位
缪钺是晚清至民国时期重要词人,他家学深厚,文史兼修,学贯中西,加之勤勉好学,苦心钻研,终成一代知名学者。青年时期的缪钺置身动荡年代,他辗转多座城市求学、工作,结识了许多位志同道合的友人,也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着自己的学识。缪钺的词作和词学研究,均注重词体之本色,他现存词作有九十余首,内容丰富,不仅是其个人生活的写照,更能从中窥探时代的状貌。从题材上看,缪钺的词作大体上可以分为送别词、记游词、咏物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