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内血管畸形侵袭和凋亡的病理生物学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肌肉内血管畸形组织病理研究及MMP-9和磷酸化Tie2的表达目的明确肌肉内血管畸形(IMVM)病理特点并检测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磷酸化的Tie2(P-Tie2)的表达,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肌肉血管畸形标本39例、正常颅面部皮下组织标本10例;采用H.E.染色观察IMVM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ABC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9、P-Tie2的表达。图像分析软件比较染色强度变化。结果IMVM病理镜下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畸形血管腔聚集成团或散落在肌间生长,管壁厚薄不均,可见内皮细胞排列紊乱,伴脂肪组织存在,部分管腔内血栓机化再通,新生毛细血管样结构可长入。MMP-9、P-Tie2在肌肉内血管畸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远高于正常皮下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的强度在不同病程、部位、瘤体大小及浸润程度的病例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MVM的病理基础来自其畸形管腔的形态学变化及构成细胞的异常表现;MMP-9、P-Tie2可能参与IMVM的发生、发展,可以成为相对特异性的病理学诊断参考。第二部分肌肉内血管畸形血管内皮细胞培养、鉴定和生物学行为研究目的探讨并建立人肌肉内血管畸形内皮细胞(IMVM-EC)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研究IMVM-EC形态、表型和生长、运动、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特点;比较IMVM-EC同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差异。方法收集IMVM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运用组织贴壁法培养IMVM-EC,刮除杂细胞进行细胞纯化;收集人剖腹产术后脐带组织,运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HUVEC;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生长过程和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荧光和化学染色鉴定两种内皮细胞表面抗原FVⅢ-Ag、CD31、VEGFR、磷酸化的VEGFR(P-VEGFR)、PDGFR、磷酸化的PDGFR(P-PDGFR)的表达;MTT法测定IMVM-EC的生长曲线;将细胞接种于鼠尾胶原观察其管腔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乏血清培养诱导细胞的凋亡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种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MVM组织块贴壁3-5天后有EC爬出生长,原代培养3周左右可长满25cm~2培养瓶,呈典型的“铺路石”样细胞形态。IMVM-EC传代后3-6天为对数生长期,有自发性管腔形成现象,4代后开始老化。两种EC皆表达阳性CD31和FVⅢ-Ag。部分血管新生相关的抗原——VEGFR、P-VEGFR、PDGFR、P-PDGFR在IMVM-EC中阴性表达;在HUVEC中弱阳性表达。IMVM-EC和HUVEC具有相似的体外管腔形成能力。IMVM-EC较HUVEC具有增强的细胞迁移能力,且具有突破Matrigel胶模拟的细胞外基质而侵袭生长的能力。IMVM-EC较HUVEC在血清剥夺诱导的调亡模型中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IMVM-EC原代细胞培养模型可以通过组织贴壁法于体外顺利建立。其培养的关键是分辨管腔内皮面种植,刮除杂细胞进行细胞纯化,添加生长因子促进内皮细胞优势性生长。对比HUVEC,IMVM-EC细胞学的异常表现包括:表面部分抗原缺失,管腔形成能力、迁移侵袭能力和对抗凋亡能力增强。IMVM-EC表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异常是IMVM病理性发生发展的基础之一。第三部分肌肉内血管畸形侵袭和凋亡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一) IMVM病理组织中MMP-9、P-tie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目的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层面检测IMVM组织中MMP-9、P-tie2(Tyr992)的表达,验证两者和IMVM病理学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的IMVM病理组织,以正常皮下组织为对照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织中MMP-9、P-tie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以上样标本中的β-actin为内参照,获得灰度比值,统计学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IMVM组织(n=17)中MMP-9和磷酸化的Tie2的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n=7)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治疗次数的MMP-9和Tie2 mRNA的均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7例IMVM组织中有13例P-tie2和15例MMP-9的蛋白表达阳性,9例对照组中1例MMP9和P-tie2蛋白表达阳性,其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9和P-Tie2参与IMVM组织病理学改变。(二) IMVM-EC中MMP-9、P-tie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和相关信号传导旁路PI3K/Akt的研究目的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层面研究人IMVM细胞中MMP-9、P-tie2(Tyr992)和信号传导通道PI3K/Akt的表达和改变;探讨和IMVM侵袭性发展及凋亡相关的病理学机制。方法在成功分离和培养IMVM-EC的基础上,运用组织贴壁法培养IMVM来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以IMVM-EC为实验组,VSMC和HUVEC为对照组;乏血清培养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通过RT-PCR检测不同组内皮细胞中MMP-9和P-tie2的基因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差异。使用药物LY294002和SU11248处理内皮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MP-9、P-tie2、Akt、P-Akt表达的变化,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IMVM-EC中MMP-9和Tie2的mRNA表达较HUVEC增高,凋亡组和正常组之间表达有差异(P<0.05)。IMVM来源的VSMC不表达MMP-9和P-tie2蛋白。所有内皮细胞都不同程度地表达Akt蛋白;IMVM-EC正常组和凋亡组表达P-Akt(Ser473),HUVEC阴性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可以阻断IMVM-EC中Akt发生磷酸化,但不阻断P-tie2的表达。抗血管生成药物SU11248随作用浓度增大而下调IMVM-EC和HUVEC表面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的磷酸化表达,并诱发内皮细胞脱壁死亡。结论高磷酸化的Akt(Ser473)表达和IMVM-EC病理性行为有一定关系。磷酸化的Tie2可能通过活化内皮细胞内信号传导旁路PI3k/Akt来增强IMVM-EC的抗凋亡能力。IMVM-EC通过高表达MMP-9来介导自身增强的侵袭能力。MMP-9抑制剂和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IMVM生物学治疗的新方向。(三) P-Akt在IMVM病理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研究目的检测IMVM组织中P-Akt的表达;验证P-Akt和IMVM病理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皮下组织作为对照组,收集IMVM临床病理标本,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Akt的表达;镜下观察对比染色强度的变化,统计学比较阳性率。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39例病理标本中15例阳性表达P-Akt,对照组10例全阴性表达,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磷酸化的Akt和IMVM组织病理学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手术患者术前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及焦虑心理,这不仅影响麻醉和手术,甚至影响到术后的恢复.2002-2005年,本院将长托宁与咪唑安定联合应用于妇科手术麻醉前准备,取得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的先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社会舆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持续关注,生态环保类的新闻报道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闽南日报》顺应时势,结合本地生态文明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这一学科也在迎合着课改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即使在牧区这种相对没那么发达的地区,教育者们也在积极地进行改进。而其中一项就是化学实验
漏损率是反映供水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有效地进行漏损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供水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针对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忽视人文教育这一客观事实,借鉴国内学者做过的大量调查研究,在以人文教育为中心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人文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包括教师团队
<正>在柴油机诸多的故障中,油路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而且较为复杂.要想迅速、准确地查出故障原因,需要从构成油路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供油原理做些科学分析.本人通过理论上
曹操是一个乱世枭雄,同时他也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在他戎马一生当中,写下许多著名诗篇,目前所发现的他所留下的诗歌全部都是乐府歌辞,上承汉乐府诗歌“感于哀乐,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测定试剂盒对阴道炎的诊断效能,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采集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毛滴虫、真菌孢子),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的知识认知和行为转变的效果。方法在昆明、成都的MSM人群中从2004年3月-11月开展有组织的同伴教育活动,在 4月和11月分别进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