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及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随着每年公路里程的增加,优质集料稀缺问题日益严重,一种性能与传统集料相似的可运用于沥青路面的新型替代品亟待开发。而钢渣作为炼钢副产品,可以作为二次循环利用安全材料且累积堆存量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将钢渣应用于路面建材,不但解决了优质集料稀缺、钢渣堆积污染的问题,而且符合国际社会秉持的经济环保、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试验采用5种钢渣替代率(0%、25%、50%、75%、100%)体积法置换2.36 mm以上石灰岩粗骨料,同时选取6种质量掺量(0%、0.30%、0.35%、0.40%、0.45%、0.50%)的聚酯纤维,制备了透水沥青混合料,开展三种温度(0℃、-10℃、-20℃)下SCB试验,通过试件断裂行为得出最佳掺量;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测混合料的体积膨胀性及水稳定性;通过SEM、XRD技术探索钢渣/聚酯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界面粘附作用机理,为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如下:(1)试验采用钢渣体积法置换2.36 mm以上石灰岩粗骨料,通过谢伦堡析漏试验得出钢渣和聚酯纤维对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规律。(2)钢渣/聚酯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且不同温度下最佳掺量及改善幅度也不同。在0℃条件下,钢渣最佳替代率为75%,聚酯纤维最佳掺量为0.4%;在-10℃、-20℃条件下,钢渣最佳替代率为25%,聚酯纤维最佳掺量为0.45%。(3)SCB试验极限拉应力、极限拉应变和断裂能量指数表明,当试验温度为0℃时,钢渣/聚酯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最佳掺量为G25X0.35,当试验温度为-10℃和-20℃时,最佳掺量为G50X0.45。浸水马歇尔试验(体积膨胀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表明,G50X0.45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体积稳定性和耐水损性。(4)SEM电镜扫描结果表明,石灰岩与钢渣1:1最佳嵌锁结构和0.45%聚酯纤维在透水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是改善透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此外,界面相强度对改善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能起到关键作用。(5)XRD结果显示,钢渣沥青混合料水化产物主要为Ca(OH)2、Mg(OH)2和C-S-H凝胶,会影响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但适量的水解产物能够起到填充修补界面过渡区缺陷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隔水效果,阻碍钢渣深层水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水损害性,延长使用年限。图[25]表[14]参[78]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对矿产资源开采需求量日益增长,地球浅部资源已处于相对匮乏状态,向深部资源开采则是必然趋势。井筒作为地下资源开采的重要通道,而目前混凝土是我国井筒的主要筑壁材料,一方面井壁混凝土在经过富水基岩段时必将长期承受高压水的作用,此外混凝土在浇筑与养护阶段其内部会产生孔隙、微裂纹等缺陷,这就会为渗透提供了重要通道;另一方面还可能遭受爆破荷载等引起的应力波或地震波等动荷载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为模拟井
机制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石粉,石粉堆积会造成环境污染、占用土地等诸多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合理资源化利用石粉,可以推动石粉的高值再生利用,实现绿色发展,维护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石粉为调控途径,系统研究了浆体取代率对石粉砂浆抗压强度、微观结构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石粉与减水剂的互适性,优选减水剂。并且在石粉等体积取代部分水泥浆体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石粉等体积取代不同比例集料,扩大
人工冻结施工技术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有着良好的抗渗透性能以及对邻近环境零污染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下隧道工程施工中,其中,冻结法施工期冻结壁解冻温度场的演化规律一直都是实际施工中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复八线地铁隧道局部水平冻结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考虑冻结壁温度梯度的隧道自然解冻温度场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相似模型
光纤激光切割作为一种新型的切割方法因其独特的精密切割方式可实现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持续稳定快速的细小切割,可以保证切割质量和效率。但由于激光切割过程中,激光能量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材料的切缝宽度与材料截面粗糙度大小不一,随着精密技术的持续发展,工业产品的加工越来越趋于微型化。本课题聚焦在厚度为3mm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切割试验,分析切缝宽度、切割锥度、截面粗糙度、热
本文针对当下能源节约及环境恶化等问题,将农业废弃物稻壳和工业报废轮胎加工成稻壳灰和橡胶颗粒,经改性后分别作为混凝土的部分胶凝材料和骨料,并掺入适量粉煤灰,研究出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混凝土。依据正交试验法,以不同橡胶组合、聚丙烯纤维掺量、稻壳灰掺量及水灰比为因素,每个因素各取4个水平,研究了四个因素对改性稻壳灰-橡胶-纤维混凝土(Modified Rice-husk-ash Rubber Fiber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开挖深度逐渐加大且温度也随着开采深度加大而升高。深部岩体开挖常常处于一种饱水的特殊环境中,其中爆破开挖为深部岩体主要开挖方式之一,在开挖过程中深部岩体会受到冲击荷载作用。地下岩体大部分都是处于浸水状态,而且不同深度对应水的温度也不同。因此,开展温度-水耦合作用下砂岩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以安徽淮南矿业集团顾北煤矿巷道砂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砂
干湿循环现象在自然界中极为常见,例如河水汛期的涨落、海水的潮汐潮落、库区水位的升降和雨水的降落与蒸发等等。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北盐渍地区的土壤和水中存在许多的氯盐,氯盐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夏季河水或者海水表面温度较高,白天水表温度能够达到30-45℃左右,晚上20℃左右,循环往复的昼夜更替类似于把混凝土放在水温变化的环境中。考虑不同水温下的干湿循环作用,研究氯离子侵蚀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根据使用的传感器,SLAM分类不同,相比于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成本较低,而且获取的信息丰富,使得以之为基础的视觉SLAM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视觉SLAM主要分为特征点法和直接法。特征点法依靠特征提取
近年来互联网用户逐日剧增,网络中的新闻文本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如何对这些海量的新闻文本进行高效的分类和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下热门研究课题之一。然而,网络新闻文本结构异于普通文本,传统方式将标题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处理,忽视了新闻标题的作用,导致分类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新闻文本的文本分类算法对文本进行分类和整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以提高新闻文本分类准确率为目的
采装一体机作为结合物料采集和输送两个功能的工程机械,可以显著的提升物料开采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在矿业生产中被应用于巷道等狭小空间和露天环境下矿物等散碎物料的采集装车作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采装一体机工作装置直接与物料接触,工作装置的工作范围、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直接影响采装一体机整机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进度,因此,有必要对工作装置部件的工作范围、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以ZWY-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