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眼针眶内直刺法,观察眼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即刻效应的临床疗效,提高眼针眶内直刺法的利用率,为眼针治疗中风病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60例中风后存在肢体运动障碍且符合试验要求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2组,对照组(n=30例),给予眼针体针疗法,30分钟后起针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n=30例),先进行眼针运动疗法,即在眼针针刺过程中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如上、下肢的抬举运动、各个关节屈伸运动),活动10分钟后再进行20分钟体针疗法,起针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眼针穴区选取双侧上焦区、下焦区进行眶内直刺。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相同,治疗5天休息2天,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肌力分级进行评分并记录,并记录试验组在首次眼针针刺即刻(10分钟后)、首次治疗后(30分钟后)的肌力变化,记录对照组首次治疗后肌力改变情况。最后运用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治疗前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肌力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肌力分级均有所改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NIHSS评分、ADL评分、FMA评分、肌力分级评分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治疗前与首次眼针针刺即刻(10分钟后)肌力分级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组内肌力分级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眼针运动疗法与眼针体针疗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均有疗效,治疗结束后通过量表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的改善效果在本试验中未见明显差异,眼针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高于眼针体针疗法组,但比较无差异。2.眼针运动疗法在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障碍时即刻效应明显,能短时间内提高患肢肌力,提高患者康复自信心,为患者长期坚持康复训练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有关躁狂发作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探讨其中医证候分布及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建库至2023年4月期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等中的有关躁狂发作中医证候及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纳入文献、提取数据、规范名称、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对躁狂发作证候、证素、中药、中药分类进行频数分析,对常用中药进
学位
<正>新形势下,传统的培训师资评价体系短板明显,已不能满足当下人才培养需要,亟需构建适应新时代电网培训需求、统一高效的培训师资评价体系。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处于人才培养最前线,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中,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传统的培训师资评价体系短板明显,已不能满足当下人才培养需要,亟需构建适应新时代电网培训需求、统
期刊
为了满足社区用房的需求,推进社区用房规划管理深入发展,确保社区用房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对社区用房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社区用房的概述为出发点,分析社区用房规划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疼痛是一种由身体组织的真实或潜在损伤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慢性疼痛为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慢性疼痛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发病率高。然而应用药物治疗慢性疼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阿片类药物对部分类型的慢性痛,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不佳。而阿片类镇痛药物则因成瘾和易诱发胃肠道副作用而受限,因此非药物干预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目前临床上对于治疗慢性疼痛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包括脉冲射频(pulsed radio
期刊
目的:观察朱氏头皮针久留针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普通针刺组和朱氏头皮针组,中途脱落3例。最终入组患者57例,其中普通针刺组28例,朱氏头皮针组29例。普通针刺组运用体针治疗,留针30分钟。疗程: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治疗5次休息2天,共10次。朱氏头皮针组在普通针刺组方案的基础上,待体针取出后,扎朱氏头皮针并行针,时间约10分钟,行针时嘱患
学位
报纸
目的:疼痛症状的出现是身体不适的一种反应,而慢性疼痛就是由于疼痛不适症状长期未得到缓解造成的。目前针对慢性疼痛并没有"治本"的药物,同时还要承担药物的副作用。然而运动疗法的出现,成为了非药物治疗中"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法。在我国隋朝时期,巢元方铸就《诸病源候论》一书,也正式将身体运动引向医疗,而导引正是该医疗方式的主要内容,并附有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医疗价值。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从传
会议
目的:慢性疼痛是我们现代世界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数百万人因腰疼、背痛,头痛和关节炎等疾病而衰弱。根据一些研究,慢性疼痛带来了巨大的个人和经济负担,影响了全球30%以上的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疼痛本身会改变脑回路,包括涉及内源性疼痛控制的大脑回路,这表明随着疼痛变成慢性疼痛,控制疼痛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研究缓解慢性疼痛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许多研究发现Exergame可以减少慢性疼痛。参
会议
目前慢性疼痛(chronic pain)被定义为一种疾病,全球众多病人受其困扰,口服镇痛药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大。通过鞘内给药(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ITDD)技术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脑、脊髓而发挥作用,快速、稳定、高效治疗慢性疼痛,同时低药物剂量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本文就当前鞘内给药治疗慢性疼痛的研
期刊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肌肉骨关节慢性疼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体外冲击波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