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因结构特殊、内涵丰富且通俗易懂等特点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研究者意识到仅仅从静态形式结构解释或动态的认知过程剖析歇后语都无法充分地揭示其本质。因此,学者们尝试将静态的分析模型和动态的认知模型结合建构互补理论分析框架,从而全面地探索歇后语的认知生成机制及语义建构过程。蒋向勇,周京励等人从概念整合理论(简称:CBT)及关联理论(简称:RT)角度解释歇后语的理解过程,但未建立封闭的语料库并且具体的认知操作过程存在模糊现象,因此其研究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张苏亚从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及事件域认知模型(简称:ECM)构建事件域关联整合模型(简称:ERB),探究动物型歇后语的认知机制,其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语料选择人物相关歇后语,因为探究人对语言形式建构的认知过程,首先要选取能反映人最基本认知的语料,因为人的基本认知规律是人首先通过认识自我进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其次,采用ERB模型分析的过程相对简化,该模型中采用了关联理论,但作者未详述关联理论在歇后语分析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同时,作者采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语义生成过程分析相对简化;此外,作者对谐音型歇后语的语义建构过程未能给出解释方案。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拟采用ERB模型对人物型歇后语进行解析,通过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动态意义生成过程等的分析,从而揭示歇后语动态的认知生成机制,并通过对汉语人物型歇后语封闭语料分类、统计和分析,概述其建构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作者拟从温端政编写的《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中选取人物歇后语1554个建立了封闭的语料库,以ERB为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研究。根据福柯尼耶及特纳所提出的整合网络类型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详尽剖析。同时,基于歇后语分类及数据统计,对人类建构歇后语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
本文运用ERB模型为理论框架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解析。一方面,通过三种理论的结合进行分析,明晰了人物歇后语建构中的思维过程,因而能全方位、深层的描述人物歇后语;验证了三大理论(CBT, RT and ECM)对人物歇后语认知语义生成机制分析有很强的阐释力;另一方面,ERB模型为汉语中其他语言现象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通过对1554人物型歇后语的语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66.80%的人物歇后语由简单整合网络实现。因此,在人物歇后语的语义生成过程中,简单网络是最基本的认知语义建构模型。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拟采用ERB模型对人物型歇后语进行解析,通过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动因、推理逻辑、动态意义生成过程等的分析,从而揭示歇后语动态的认知生成机制,并通过对汉语人物型歇后语封闭语料分类、统计和分析,概述其建构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作者拟从温端政编写的《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中选取人物歇后语1554个建立了封闭的语料库,以ERB为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研究。根据福柯尼耶及特纳所提出的整合网络类型将其分为五类并进行详尽剖析。同时,基于歇后语分类及数据统计,对人类建构歇后语中最基本的整合网络类型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
本文运用ERB模型为理论框架对人物歇后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解析。一方面,通过三种理论的结合进行分析,明晰了人物歇后语建构中的思维过程,因而能全方位、深层的描述人物歇后语;验证了三大理论(CBT, RT and ECM)对人物歇后语认知语义生成机制分析有很强的阐释力;另一方面,ERB模型为汉语中其他语言现象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通过对1554人物型歇后语的语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66.80%的人物歇后语由简单整合网络实现。因此,在人物歇后语的语义生成过程中,简单网络是最基本的认知语义建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