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v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由于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因此,政府的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政府在进行农地非农化调控时,对农地非农化的规律,以及农地非农化的地区差异等相关问题没有客观和系统的把握,尤其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时,在土地资源配置阶段缺乏可靠的分析和科学的依据。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首先对陕西省农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测算出陕西省及其三个地区关中、陕北和陕南和所辖的11个城市(区)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其贡献率的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引起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异的影响因素,找出影响农地非农化贡献率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政府调控农地非农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言。简要的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回顾国内外有关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研究动态,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指出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农地非农化的概述。在对与农地非农化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给出农地非农化的定义,并对农地非农化的实质、基本途径和度量方法进行阐述,为后面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是陕西省农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概况。介绍陕西省及其三个地区关中、陕南和陕北经济增长的概况,并对其农地非农化状况进行描述,以此为基础,对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第四章是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通过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C-D生产函数测算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五章是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分析。首先测算农地非农化对陕西省的三个地区即关中、陕南和陕北及所辖的11个城市(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后分析贡献率的差异情况,最后根据陕西省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分析农地非农化对陕西省经济增长贡献差异的影响因素。第六章是结论和对策建议。根据以上的分析总结出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合理调控陕西省农地非农化、提高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促进陕西省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前一阵子,认识了几个美国朋友。他们和蔼可亲的台湾老师给了我一个做他们小课助教的机会。按计划,我的四个学生里本应有两个来自基础班,另两个是“零起点”的。但因某种机缘,
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打车难"的问题随之出现,所以急需优化出租车资源配置。本文以"北京"和"西安"分别作为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代表,通过建模解决了以下
肌内效贴来自于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最早由日本加濑建造博士(Kenso Kase)于1973年发明设计[1],并将其命名为kinesio taping。肌内效贴贴扎技术是通过用一定手法将具有特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乡青年转移就业过程是一种社会流动的过程。本文以社会流动为理论视角,采用以个案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和以定性分析
安东(原名,1965年改为现称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凤凰山腹地,境内多山、多水,温湿适宜,有着发展蚕业经济的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历史上很早就有“柞蚕之乡”的美誉。近
为积极顺应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和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提升趋势,德州市探索了一条适合德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品质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
为解决设备采购类重大项目决策的流程化和显性化问题,以提高决策质量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一种设备采购类重大项目安排全周期自评估方法。通过引入"三重一大"自评
受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多重因素的驱动,规模化大生产已经逐步渗透到经济领域的每一角落,在发展中逐渐代替旧有的传统模式,并改变着人们行为和观念。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我国的
采用等速肌力测量仪(Biodex),对比有无贴扎肌内效贴布情况下的膝关节等速肌肉力量数值,探讨肌内效贴布对膝关节伸肌的肌肉力量及其表现的影响。发现:肌内效贴布可显著改善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