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許慎在《説文解字·敍》中提出“文字異形”之説,戰國文字的地域特徵就成爲了戰國文字研究領域頗受關注的問題。建國以來,戰國文字材料的大量出土為我们全面研究戰國文字提供了可能,湧现了許多對戰國文字地域特徵進行研究的成果,而同時也有一些學者對戰國時期“文字異形”的结输提出了質疑的意見。我們利用《戰國文字編》作為材料,對戰國時期各地域的文字字形進行全面的橫向考察和分析,力求從中發現戰國時期“文字異形”的真實狀況。《戰國文字編》是戰图文字研究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收錄了戰國時期的金文、璽印、陶文、封泥、货幣、兵器、竹簡以及帛書等大量文字材料,涵盖了秦系、楚系、晉系、齊系和燕系文字五個地域文字字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為我們對戰國文字的地域特徵進行全面考察提供了有利條件。然而金無足赤,這樣一項浩大的工程難免存在疏漏,為使研究基礎更具有效性,本文吸收已有的校訂成果,對《戰國文字編》中字頭誤释、字形誤釋以及標注错误等進行了適當校改和調整。功能相同而形態不同的共時文字之間的關係可分為異構字和異寫字兩種,前者是構形属性上的差異,後者是書寫方式上的差異。本文分别徒字形構形差異和構件書寫方式差異雨個層面對戰國文字地域差異進行全面考察。針對異構字層面,本文選定了341個包含不同地域字形并存在構形屬性差異的字頭進行深入分析和量化統計,統計出多字形字頭在各地域文字中的比例,顯示出各地域文字内部统一性方面的差異,而以秦系文字内部統一性最高。同時指出某些地域文字在構形方面的特點,即秦系文字新造字形較多、常以其他構件與他系文字之“心”旁封立,楚系文字常以“鼠”旁與他系文字之“豸”旁封立,常增加標類表羲的偏旁,从口字形在楚系文字中常常代之以从羽或增加羽旁。針對構件書寫方式層面,本文圈定了能夠满足研究目標要要求的73個構字頻率較高且構形燮異畿率較大的構件進行形歸類和分析,對構件形體和地域分佈情況進行量化統計,指出秦文字構件書寫统一性最强,同時舆其他地域文字的區别性也比較强,在戰國各地域文字當中以秦系文字具有典型地域特點的構件形態最多,楚文字構件書寫形式最為多樣,具有典型地域特點的構件形態僅少於秦系文字,而晉文字雖然構件書寫形式少於楚文字,但在使用遇程中異寫構件的難散程度遠高於楚系文字,内部统一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