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城县和文安县位于河北平原的东部,冀中断陷与沧县断隆的过渡地段。自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剧烈,加之区域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导致该区域地裂缝发育,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弄清楚地裂缝的成因及其发育机制,对该区域地裂缝的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前人调研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与室内数值模拟,对研究区内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文安县地裂缝的孕育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文安地裂缝多沿沧西断裂分布,优势走向与断裂走向一致;地裂缝在地表的展布力学模式单一,具有明显的构造特征;2、大城县地裂缝是构造活动与人类工程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超量开采地下水对地裂缝的孕育和发生起到了触发作用和加速作用;大城县地裂缝规模较小,地表出露也较少,其孕育和发生与水动力因素关系密切;由于大城县地处沧州沉降漏斗的辐射范围内,地面的不均匀沉降成为大城地裂缝孕育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3、根据裂缝平面形态以及探槽剖面结构表明,研究区地裂缝的孕育环境主要受区域拉张构造应力环境控制,并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逐步扩宽、扩深成缝。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华北块体近EW向的挤压和SN向的拉伸作用,给地表EW向地裂缝的孕育提供了动力条件。研究区断裂在水平向上以走滑运动为主,并在区内形成以张应力为主的拉剪应力场。在断裂的端点、拐点和交汇点处应力应变集中,给地裂缝的孕育提供了动力来源。2)NE或NNE向断裂在近EW向的压应力作用下,发生拉张剪切运动,控制了区内NE向裂缝的形成,同时产生的NW向的共轭剪切力为NW向裂缝的孕育提供了条件。3)数值模拟的区域主应力迹线法线方向与文安县境内的地裂缝优势方向一致,可判断文安县地裂缝主要受沧西断裂带控制;大城县地处大城凸起,区域稳定性较好,但仍受整体拉张应力环境的影响,其县域内的地裂缝仍以构造因素为主,沧州沉降漏斗对大城县地裂缝的孕育起到了辅助和触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