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探讨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条约》的签订和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都体现了我国视听作品表演者权利的提升。但将视听作品表演者的“二次获酬权”真正纳入著作权法的框架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明确本文研究的角度和内容。结合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及《北京条约》的规定,将视听作品表演者定义为“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表演者”和“录像制品表演者”,将视听作品表演者的“二次获酬权”定义为表演者从视听作品后续利用中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二部分主要从法理和哲学的维度论述赋予我国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在该部分论述之初,先梳理视听作品表演者与表演者的关系,明确对视听作品表演者权利进行研究时,应当对视听作品表演者的代表性、广泛性予以认可,应当在更宽泛的表演者概念层面中探讨其法理依据和哲学依据。其次,对表演者权的法律性质各学说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认为表演者包括视听作品表演者应当被认为是基础作品的演绎者,因此应当拥有演绎作品作者的权利。最后,从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功利论、劳动论、人格论和社会规划论这四种哲学理论路径出发,对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视听作品表演者为社会创造了有价值的知识产品,以向其支付合理的对价的方式对其进行激励,既提升社会总体利益也能够激发表演者,符合功利论的基本思想。依据劳动论的基本思想,视听作品表演者的“二次获酬权”实质上是其劳动的回报。依据人格论来看,确认视听作品表演者享有“二次获酬权”就是确认并保护了表演者在所创造作品中的人格,因而这部分财产权利应当受到尊重。从社会规划论的角度来看,为表演者设定合理的取酬权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理想状态的优良生活观。  第三部分对关于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国内外法律规制现状进行介绍。国外立法例关于视听作品表演者的“二次获酬权”有国际公约、国际法和英美法系等模式,且对于二次获酬权的表达方法有所不同。部分国家将表演者的“二次获酬权”规定为专用权,且酬劳的收取由集体管理组织负责。我国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规定始见于《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修订过程中出现相关条款的设置不够明确等问题。  第四部分在借鉴外国立法例的基础上对《著作权法》中的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相关法律制定和完善提出建议。主要围绕界定视听作品中享有“二次获酬权”的“主要表演者”范围、明确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取酬范围及标准、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的实现几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本文结论:《北京条约》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中规定的视听作品表演者“二次获酬权”是对视听作品表演者权利的提升,但权利的实现必须依赖具体、配套的制度设计及机构安排。并且要注意在法律运行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其他文献
在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全球债务危机引发了股票指数的大起大落之时,一些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和首席财务官认为高频交易才是罪魁祸首。事实真是如此吗?自从发生在2010年5月6日影
税收的本质在于为国家的公共财政提供财源以满足纳税人对公共物品的需要,因此,国家的征税权力并不是税收法律关系的起点和核心,纳税人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才是国家征税权存在的本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创业板企业高管大批离职,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是源于高管套现。但是这一观点仅是大众猜想,缺乏理性、深入分析,可能存在被夸大的情况。本文对创业板高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教学机遇”和“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貌似对立的教学事理,教者如何抓住教学机遇,用高水平的教学机智赢得最佳的教学效益?从如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学设计中
该文介绍了多种地球物理方法 (TEM、VLF、SP、SWS)在新疆某氧化塘污水渗漏探测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 ,拓展了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领域
股东代表诉讼亦可称股东派生诉讼,起源于英国,尔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发展。被誉为“天才发明”的股东代表诉讼因其有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被各国相继引入、消化、完善。我国直到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会做出多次供述,形成重复自白。判定各种重复自白的证据能力及证明力成为实务中的一大难题。涉及刑讯的非法重复自白是否应当排除及排除的理论依据何在
赦免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消灭事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赦免在古代是作为严刑峻法的例外补充而存在的,而在当今法治发达国家,赦免制度已经经历了性质上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