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盈余信息可靠性这个主题,以构造合理有效的计量指标为主线,本文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入手,以盈余信息的目标为逻辑起点,对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内涵与外延体系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探讨,剖析了盈余信息可靠性指标的有效性要求,以此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可靠性的六种质量构成属性(真实性、如实反映、中立性、可验证性、实质重于形式、审慎性)、四种盈余信息质量统计特征(包括应计质量、持续性、可预测性和平滑性),本文认为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核心构成是真实性和可验证性,而应计质量可以体现这一核心内容,因此,它可以成为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有效衡量指标。
在公司治理生态下,盈余信息供应链上影响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
(1)应计会计本身即权责发生制。应计会计制度是基本的会计原则,盈余信息的相关性是盈余信息的本来属性。盈余信息有用性的最大化就是在其既定的相关程度下盈余信息可靠性的最大化。然而,在对应计项目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应计会计引入了很多主观估计和主观判断,导致运用公认会计准则时无法避免地产生了会计估计的偏差,这些偏差影响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
(2)盈余管理是应计会计框架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公司管理者可能受机会主义、契约成本最小化和传递内部信息等“自我服务”动机的驱使而选择并非最佳的会计方法,由此产生了操纵性应计,形成了盈余信息中的噪音,进而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
(3)稳健主义是对历史成本会计的有偏运用。在会计实务中,稳健主义表现在某种会计方法如果持续运用,将使得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被低估。这种对当期资产的低估会导致未来期间盈余的高估;
(4)认知偏差。会计规则能否产生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会计规则执行人的主观动机,而且还取决于会计规则执行人的具体执行行为。人类认识的有限理性,决定了会计规则执行人不可能对会计规则的执行永远正确。这都会引起行为性失真;
(5)审计人员。从信息的生产来看,会计信息的生产是有成本的,在准则充满估计与判断的情况下,就算没有盈余管理与稳健主义,要想减少会计信息的偏差,必然会导致交易费用的激增。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存在着一个提供信息的成本与收益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以是否能够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为基本判断标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在于增加报告盈余的可信度。所以,审计人员鉴证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盈余信息可靠性的计量指标应当反映导致这些不可靠性的因素。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果,结合各会计变量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依据约化建模原理,利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技术,本文构造了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可靠性计量的理论模型。同时,对该模型与目前公认的操控性应计分离模型,从变量显著性、方程显著性、拟合优度、异方差、参数稳定性、方程设定检验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研究方法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框架下,运用公司治理生态、盈余信息供应链、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探讨了影响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冈素;同时,通过较为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应计质量与可靠性内涵的逻辑联系;第二,采用了亨德瑞(Hendry)的约化建模理论,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建模理论的局限性。
传统计量经济学的主导建模理论是“结构模型方法论”。这种理论以某一先验给定的经济理论为建立模型的出发点,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模过程。其主要局限性有两方面,一是仅以名义显著水平判断变量显著性的数据挖掘技术,而实际显著水平却可能非常低;二是其最终模型的随意性,即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使用同一数据,但不同的建模者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最终模型。
约化建模理论吸收了向量自回归建模法与协整理论的部分内容,遵循“从一般到简单”的建模思想。它是基于不同先验假设的更为系统有效的检验程序。而且由于它的初始模型就是一个包括所有可能解释变量的“一般”模型,这就可以避免过度的“数据挖掘”问题和名义显著水平。同对,由于初始模型的“一般”性,所有研究者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因此,在相同的约化程序下,最后得到的最终模型也是相同的。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结构建模理论的两个主要局限性。
第三,设计了较为全面、数理逻辑严谨的检验,增加了实证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本文对盈余信息可靠性计量模型进行了常规检验(如变量显著性、方程显著性、拟合优度检验)的同时,还做了盈余信息可靠计量模型的计量属性检验,即多变量回归检验分析;利用与约化建模理论逻辑相一致的邹氏参数稳定性检验方法,对每个模型作了参数稳定性检验,不但包容了变量增加或减少、数据增加或减少的模型稳定性分析,而且是一种更为综合的模型预测与分析能力的检验。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l、可靠性是盈余信息的重要的质量特征,应计质量是可靠性的有效计量;
2、应计质量的计量需要依赖于应计的计量,基于现金流的DD系列模型适用于对线上项目应计、总应计的计量;基于项目的Jones系列模型适用于对GA的计量;而一般模型适用于包含流动性应计的各层次应计的计量;应计质量能够反映财务报告的质量并为投资者所显而易见;
3、应计质量模型同时可以揭示盈余管理行为或盈余操纵。
4、应计会计在按其原本意图运行。本文研究证明,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经理层的战略决策那些影响公司内在属性的因素所决定,财务报告更多地反映了经济条件而不是管理层决策,应计会计在按其原本意图运行;影响应计质量的很多因素是由公司的经济条件,即公司的内在属性决定的。如上市年龄与所有的总应计显著负相关;公司越小,应计质量越低;运营周期越长,应计质量越低;公司权益负债率对应计质量呈现出正相关。
5、盈余信息质量在200l一2004年期间提高了。对于提高信息质量而言,会计准则的制定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准则执行的监管、审计等其他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环境等可能会超过准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