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朝天门至丰都段鱼类栖息地水流与地形特征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栖息地,又称为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它既是人类在生物圈内进行自然物质周期性的循环、能源性的流动和利用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种鱼类群落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与环境,与水生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长江流域地区作为我国发展淡水捕鱼业的重要摇篮,其河流流域规模大、流域面积广阔,河湖水库数量密布,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珍稀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流域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航道建设成为长江上游航道建设的发展方向,为此航道建设前河流生境的调查和研究成为重中之重。本论文选择长江上游朝天门至丰都河段作为代表河段,于2019-2020年在朝天门至丰都河段开展了野外调查,统计和鉴定了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的组成与分布,分析了长江上游河流生境与鱼类群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长江上游鱼类适合栖息地及河流生态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地形地貌分析法,对长江上游朝天门至丰都江段20处鱼类栖息地进行了地形和水动力因子物理特征的分析,以确定影响鱼类栖息地的地形地貌及水动力因子指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对长江上游朝天门至丰都江段的鱼类栖息地和周边环境的生态调查,掌握了长江上游朝天门至丰都段河流鱼类及其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共鉴定出了49种鱼类,隶属于4目10科35属,深水河槽、急流底栖和静水/缓流水底是鱼类主要生活的场所,浅滩深潭型、河道分叉型和河道弯曲型河段是鱼类三场分布的主要河段;共采集到了浮游植物5门46种(属)、浮游动物27种(属)、大型底栖动物28种。
  (2)分析了不同因子的物理特性及其沿河流方向的变化规律。其中水动力因子中流速在整个河流断面上可以作为鱼类栖息地的评判条件,数值范围为0.4-1.0m/s,而弗劳德数则不具备明显的特征;地形因子中湿周与水力半径可以在整个河流断面上作为鱼类栖息地评判条件,数值范围为湿周564.5-1212.13m,水力半径13.04-38.92m;水深和过水面积可以作为鱼类栖息地的局部判别条件,数值范围为水深差值在5-15m或者过水面积差值在5000-15000m2,而宽深比则不具备明显的特征。
  (3)基于研究区域内长江上游河流和栖息地位置的特殊性,从每一个描述长江上游河流地形地貌物理特征的相关因子中,根据不同因子和鱼类自然生态的相互关系,划分尺度和层次进行选择并描述了长江上游鱼类栖息地的河流水动力及地形的物理特征。结合保护区内鱼类资源和数据,对每一个水动力和地形地貌物理因子在长江上游鱼类栖息地的适合性情况做出了相对应的评估,根据其整体或者局部上的特征分为了一级影响因子、二级影响因子和无影响因子,其中流速、湿周和水力半径为一级影响因子,水深、过水面积为二级影响因子,弗劳德数和宽深比为无影响因子。
其他文献
全直桩码头结构是适用于软土地基离岸深水码头的新型结构形式。该结构长期处于波浪循环荷载强度较高的水域,长期波浪循环荷载作用导致地基土体发生显著的强度软化、刚度弱化的循环软化效应。但饱和软粘土强度与刚度软化对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结构受力变形等承载特性影响情况尚不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某实际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结构工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平台及Fortran语言,编制饱和软黏土强度与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同时也加快了各类能源的消耗速度。作为最高的能源消耗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不断加剧,人类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热议话题。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开启了碳交易平台和制定了相应的减排目标。同时,中国为了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引入
学位
地下水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危害最大的几种废水之一,目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本文利用微纳米气泡的界面ζ电位、产生羟基自由基、无二次污染等众多优点,对重金属废水进行臭氧微纳米曝气处理,得到以下结果。  利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对自来水曝气,证实了微纳米气泡的充氧迅速,溶解氧峰值高,臭氧微纳米气泡在曝气50min时水体中溶解氧(DO)浓度达到13.9mg/L,是初始值的1.8倍,空气源
学位
水库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对于陆地碳库向海洋即大气碳库的运输过程至关重要,理解水库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动态特征对于全面掌握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长江重庆主城段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夏季6月和秋季9月两个时间段,对水体各形态碳素含量(颗粒有机碳POC、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无机碳DIC)、相对丰度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碳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溯源研究,并利用质量平衡模型对碳素各个来源进行贡
气泡混合轻质土作为一种具有轻质性、流动性等特点的材料,近年来在工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气泡混合轻质土因气泡的加入使其具备与一般混凝土不一样的特性,因此,气泡时形成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条件,气泡的性能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性能紧密联系。我国研究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时间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气泡混合轻质土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我国目前对发泡剂种类少,性能不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泡剂研究,
针对堰塞坝坝体颗粒物质的宽级配特性、堰塞坝漫坝水流的强非恒定性,开展了堰塞坝溃决过程中土石料的输移特性试验研究。依据唐家山堰塞坝坝体颗粒级配确定冲刷实验所用的五组非均匀土石料颗粒级配,依据唐家山堰塞坝泄流流量过程曲线和实验室供水系统供水范围确定试验流量过程。基于水槽试验进行不同流量过程、坝体土石料级配、下游出流条件下的土石料冲刷。对不同条件下土石料冲刷特性、冲刷量、试验后土石料级配变化进行量测分析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加之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导致我国城市内涝现象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极端降雨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地表硬化面积不断增大,从而增大地表不透水率,径流量因此而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部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达不到相关规范要求,在遭遇一定年限的极端降雨时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因此,应用数学模型评估城
学位
微塑料作为新型的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河口及海洋近海岸表层水和沉积物中。因其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等特点,会与环境中的多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抗生素、有机污染物等)发生相互作用,成为水体中污染物新的载体。泥沙作为河流主要的物质,特别是在三峡库区,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导致泥沙淤积和水环境问题已备受关注,泥沙在絮凝、沉降等过程中容易吸附污染物(如重金属、氮、磷等),微塑料进入水沙环
学位
全氟化合物(PFAS)因其高化学稳定性及疏水疏油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与此同时PFAS作为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引起越来越多关注。全氟辛酸(PFOA)作为典型的PFAS,在我国水环境中浓度高、分布广且存在多重毒性效应。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无法对PFOA进行有效去除,因此亟需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PFOA去除方法。本研究制备出水滑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NZVI@LDH),通
学位
气泡混合轻质土简称FCB,是一种新型轻质多孔类土建材料,它由原料土、气泡、胶凝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具有自重轻、容重和强度可调节、耐久性、施工便捷性、高流动性、保温隔热性等优点。在软弱地基处理、高速公路加宽、桥头跳车、桥台背填土、滑坡和陡峭地段填筑、挡土墙背填土、空洞填充和管道回填等实际工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优异性能,气泡混合轻质土因其造价低、制备简单、施工便捷、绿色环保等综合优势,有广泛的工程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