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模型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辙是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公路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也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进行研究并建立具有一定预测准确性的车辙预估模型,既可以在公路的设计工作中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也可以帮助路面养护工作的开展,对于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全国各地的气候温度等环境条件不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的材料和路面结构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行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预估模型研究,并建立一套相对应的评估检验方法,以应用于实际需要。本文首先通过选取多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江苏省高速公路路段作为验证路段,调查收集验证路段的车辙数据以及路面结构、交通量、环境温度、养护状况等资料,检验了2017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给出的车辙深度模型在江苏省高速公路中的适用性。然后根据现行规范预测误差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力学-经验法的车辙预估模型研究方法。选择江苏省沿江高速公路进行现场取样,使用取得的圆柱体芯样作为试件进行了汉堡车辙试验,试验的控制变量包括试验温度、荷载大小、荷载作用次数三项,并记录试件产生的车辙深度作为结果。通过计算对江苏省典型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响应分析,分析了面层之间的应力作用分布以及基层对于车辙深度的影响较小,而温度和荷载是影响车辙产生的主要因素。在确定了车辙预估模型的基本形式后,运用车辙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包括作用次数、作用压力、试验温度的初始车辙预估模型,并在运用实际道路中车辙数据进行修正检验后,提出了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车辙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运用该车辙模型进行了车辙产生层位分析,结果表明车辙主要发生在路面结果的中、下面层,并通过现场取样测量证实了分析结果,宜考虑在设计中使用抗车辙性能较强的沥青混合料作用中、下面层材料。在车辙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基于车辙预估模型的道路设计评估检验方法,可为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养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上浮廊道式浅圆仓作为一种新型的筒仓结构已被应用于现代工程中。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通常在廊道的顶部设置不同偏心率的卸料口进行卸料,而偏心卸料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而遭到破坏。目前国内外关于上浮廊道式浅圆仓偏心卸料的研究较少,我国规范仅对满仓状态廊道式浅仓有做修正,缺少理论出处和实验验证,本文通过老挝同一类型足尺筒仓试验、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来研究上浮廊道式浅圆仓偏心卸料下结构的受力规律。(1)为了解偏心卸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在极大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吸引着大规模客流,提高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随着轨道交通的使用愈发普遍,高峰时刻运能不足,平峰时刻运能浪费,突发意外情况等等问题随之出现。如果轨道交通运能不根据客流进行实时调整,会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吸引力的下降和资源浪费,违背了城市轨道交通缓解地面交通拥挤的设计初衷。开展大数据环境下对既有线路的发车间隔优化方法的研究对合理安排运力,及时应
中心锥体筒仓其良好的工艺性能,在水泥、煤炭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受力较为复杂,动态作用效应明显,加上缺乏明确统一的设计标准,使得筒仓病害频发。本文通过开展足尺中心锥体筒仓的装卸料试验,研究满仓静载状态与卸料过程中仓壁及锥体上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仿真来对中心锥体筒仓内力分布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一般性的结构设计方法,为相关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1)对
我国的大跨空间结构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传统的大跨度钢结构存在易锈蚀,自重大等问题,这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为其高比强度、大比模量和耐腐蚀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因此对碳纤维索穹顶结构中的压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型索穹顶结构的研究课题,以索穹顶中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杆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
近年来世界各地由偶然因素和战争引发的爆炸事故越来越多,对民用建筑和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遭受破坏便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桥墩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桥墩的爆炸冲击响应及损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爆炸荷载经验计算公式,分析了经验公式计算的差异。对爆炸冲击数值模拟方法和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以及车载智能系统的不断发展,车载HUD的大批量生产已成为可能。由于当前的技术还并不成熟,车载HUD界面只能在小范围进行展示,不过目前的展示范围处于驾驶员较为核心的注视区域,未来的发展也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展开,因此对于当前技术背景下的车载HUD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车载HUD的出现使得车载信息与外部场景产生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觉认知负荷。因此论文从视觉认知负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具有对环境影响小、施工工期短、施工安全性好、施工质量易保证等优点,成为国内外桥梁工程界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通过归纳分析迄今的节段拼装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发现主要的结构损伤集中于底部节段及其附近连接方式。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底部节段的新型材料使用和构件形式出发设计预制节段拼装桥墩,以达到提高墩柱的抗震性能。本文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增加耗能装置、构件组合形式和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几个方面
针对导弹初释放至点火前的具体弹射及飞行状况,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导弹试验,因此设计了一套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系统包括固定装置模块、多功能运弹装置模块、回收装置模块和轨迹跟踪分析软件模块,针对上述模块的关键结构设计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在查阅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弹射试验验证系统的组成,讨论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指标要求,明确了关键模块结构设计方案和分析方法。其次,在综合目前的发展现状
张弦梁结构是一种具备广阔运用前景的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随着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运用,研究学者们对该类形式的建筑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但基于船型张弦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还远远不够,结构在各个破坏状态的指标界限值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本论文对船型张弦梁结构开展易损性分析工作,通过研究船型张弦梁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倒塌概率,分析该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并为此类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在现代科学和技术领域中至关重要,但是现有脉冲激光测距存在单次测距精度不高、精度提升算法复杂等问题,使得高精度距离信息的实时性不足。本文从系统层面对影响单次测距精度的因素建模分析,设计优化了激光测距系统的硬件电路,最终研制出一套能在动态环境中进行实时高精度距离检测的激光测距系统。首先,对于激光测距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影响测量范围和精度的因素进行数学分析,提出具体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