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 D.塞林格是一位在美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他在写作上的声望主要来自于1951年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成名后的三十年间,他全情投入地创作了一系列(共八部)关于格拉斯家庭的中短篇小说,但这些作品给他带来的是毁誉参半的评价。在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评论界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中相当一部分主流评论家们认为,塞林格的格拉斯系列小说充满了自恋的成分,塞林格及其笔下主人公的厌世情绪来源于他们对世人的不屑,塞林格在小说中反复强调的是世人的不可救药的愚蠢,作为对比和反抗,他创造了他理想中的格拉斯家庭,刻意地将世界一分为二,构成了天才与蠢货对立的局面,并成为他在现实中的遁世生活的注脚。然而,通过对格拉斯系列作品进行仔细研究,我发现评论家们的观点存在着根本的误解。与“不屑”和“遁世”恰恰相反,塞林格希望通过格拉斯系列作品表达的是对世俗至高无上的如同对待上帝一般的“热爱”,他竭力主张的是一种“投入”的生活态度。 本论文试图以“万物平等”的信念作为支点,理清整个格拉斯系列作品的思想发展脉络,揭示作者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真正想要主张的哲学思想和信仰。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用文本中记录的各种生活经历、思想论述和寓言故事,论证了格拉斯家的孩子们所坚持的“万物平等”的信念贯穿了整个格拉斯系列作品。第二部分揭示格拉斯家庭在充满“歧视”的现实社会中的孤立无援,包括战争(作为歧视的一种产物)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他们因种族、阶级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遭到排斥、他们因哲学信念的不同而被要求作出改变、他们因内心信仰的“万物平等”与现实社会推崇的“自我价值”之间产生严重冲突而陷入精神困境。幸而,格拉斯家庭的孩子们最终通过对西摩所信仰的真正的“万物平等”的顿悟,获得了精神上的救赎。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西摩的自杀、他的诗歌创作以及他提出的“胖女士”的人物形象,尝试阐释什么是真正的“万物平等”(即“万物皆神之旨意”),以及这信念是如何鼓励格拉斯家的孩子们积极投入到世俗生活中去,并借此最终找到了精神上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