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论文于2012年在福建省清流县开展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影响的试验。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化肥和有机肥处理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长产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旨在阐明福建清流烟区最佳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为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25/75,50/50和75/25)对土壤有机质、pH值、水解N、速效P、速效等养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学位
绿豆在我国的栽培史已有两千余年,是我国人民传统的豆类食物。绿豆籽粒中的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比粳米多,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用途较广泛,李时珍称它为“菜中佳品”。本研究针对中国传统名优绿豆在张家口地区的种植与观察,对生态适应性、综合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有特用价值的优异种质,提高这些材料在生产上的利用效率,加快张家口等地方品种的改良。此外,还从表型和SSR分子标记两方面对榆林绿豆、大同绿
学位
主要粮食作物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研究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应用研究,目的是探究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农业温室气体N20排放。通过此研究,科学计算不同国家和地区主要作物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实现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保证粮食安全的双赢提出政策建议,并为国际谈判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计算,利用IPCC方法学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发达国家单位粮食N20排放强度
学位
花药培养技术是产生小麦单倍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稳定杂种性状、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等优点,是一项快速有效的育种途径。小麦花药培养技术历经多年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并选育了一系列小麦品种,但花培效率仍不能满足当前育种工作的需要,存在一些诸如供试材料强烈的基因特异性、诱导率低、白化苗率高、加倍率低等问题。合理利用易于花培的小麦材料作为桥梁亲本组配杂交组合,配套有效的培养基是利用该项技术的关键
学位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业中天然纤维的主要来源。如何利用转基因手段提高棉花纤维品质一直是棉花分子育种一个研究热点。棉花纤维由胚珠外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经历四个彼此连贯并且部分重叠的时期发育而成。分离克隆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并验证其功能,对于阐明棉纤维发育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作用。脂质转运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
学位
本研究在对云南、贵州地区开展甘蔗种质资源考察收集的基础上,对甘蔗近缘属蔗茅进行地理分布与SSR分子标记分析,旨在了解蔗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资源的收集保存、种质创新及育种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云贵地区蔗茅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海拔1201~3003m、东经97°50′~106°24′、北纬24°23′~28°16′的滇西北、滇中及滇东北区域,锤度最高达16.4%。研究发现了分布于更高海拔(前人
学位
单倍体育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诱导系杂交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单倍体经过加倍就可获得稳定可育的纯合二倍体。近年来,此种技术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玉米育种中,并且具有育种周期短、效率高的优点,开辟了玉米育种和种质创新的新途径。本研究以4种诱导系和4个黑龙江省主栽的玉米杂交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诱导系、不同杂交种、授粉时的花丝长短以及同一母本材料不同的播种期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筛选出高诱导率的诱导系;以上
学位
随着人们对绿色天然产品的追求的增多,棉花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产量的提高势在必行。杂交棉能显著提高产量。随着分子技术的引入,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理论的发展,棉花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将会越来越清晰,杂种优势的利用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为探索棉花的杂种优势机理,以陆地棉品种sGK9708为母本,以陆地棉优质系0-153为父本构建一个包含98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于2011年、2012年安阳、郑州三个环境重复试验
学位
氮肥是作物需求量最大的肥料,且易溶于水,是施肥灌溉最常用的肥料,同时也是污染地下水的主要物质之一。滴灌施肥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灵活地控制施肥的时间、数量和施入点,既能保证作物得到必要的养分,也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避免养分淋失。施氮量、施氮方式和氮肥种类是重要的滴灌施肥水肥管理要素,这些参数的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土壤中氮素的积累,目前国内对滴灌施肥应用于大田作物的研究比较少,而对华北地区
学位
作为人类健康意识的物质化载体,健康传播承载着维护人类健康、促进人类健康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上海健康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健康传播领域取得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为上海的健康传播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概括和总结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健康教育的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