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型丙烯酰胺共聚物驱油剂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组已初步获得了能耐温85℃以上,耐矿化度100g/L以上,能用于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的非线型丙烯酰胺共聚物,但这种聚合物的临界缔合浓度较高(≥1g/L)。本论文拟通过合成不同链长的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大单体SMAn(n=4,20),获得含有不同支链长度的共聚物PSAn,以降低驱油剂的临界缔合浓度,减少驱油剂的用量,降低驱油成本;对PSAn的溶液性能、驱替性能以及在石英砂表面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了PSAn在纯水和盐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机理、微观缔合结构和分子链的尺寸大小,揭示了非线型共聚物分子结构、超分子缔合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30℃时,PSA4和PSA20在纯水中的临界缔合浓度分别为0.8和0.5g/L;在70g/LNaCl溶液中的临界缔合浓度分别为0.5和0.3g/L,而且它们在盐水中的粘度反而明显高于纯水中的粘度。PSA4和PSA20在盐水中均显示了强的增粘能力和独特的两次盐增稠效应,PSA20的增粘能力更强。在0~110g/LNaCl溶液中,当NaCl浓度为70和100g/L时,两种共聚物溶液的表观粘度均先后两次达到了最大值,2g/LPSA4在70和100g/LNaCl溶液中的粘度分别为835.8和741.8mPa·s,2g/LPSA20在同样两种盐浓度下的粘度分别为1019和829.8mPa·s。而在0~160g/LCaCl2溶液中,2g/LPSA4和PSA20均在CaCl2浓度为140g/L时出现明显的盐增稠效应,溶液的表观粘度分别为865和1089mPa·s。PSAn在70g/LNaCl溶液中均在25~30℃范围内表现了热增稠现象,而它们的纯水溶液在25~80℃范围内均没有表现热增稠行为。共聚物PSAn溶液也显示了良好的表、界面活性,而且PSA20具有比PSA4更好的表、界面活性。1g/LPSA20在水溶液和70g/LNaCl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7.51和22.02mN/m,界面张力分别为1.97和0.07mN/m。
  论文模拟中原油田某区块的高温高盐油藏条件(80℃,总矿化度120g/L),通过不同聚合物浓度在渗透率为65-90(10-3μm2)范围内的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在0.3-1g/L的低聚合物用量范围内,均取得了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大于14和3.5。从0.8g/LPSA20在渗透率范围为75-340(10-3μm2)间的渗流曲线可以看出,在中渗透率范围内,PSA20均取得了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分别大于14和3。从PSA20和HPAM注入性能比较可以看出,PSA20在多孔介质中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均明显高于HPAM,这表明非线型聚合物PSA20比线型HPAM具有更好的降低水油流度比和高渗透层水相渗透率的能力。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驱的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再提高了12.5%,这显示了PSA20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SA20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当液固比为10mL/g时,吸附量已经达到平衡;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变化具有典型的朗格谬尔型等温吸附曲线特征;当吸附时间为24h,PSA20吸附量趋于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PSA20在石英砂表面上的吸附量减小,这与文献报道的线型HPAM的变化过程相反;随着矿化度的增加,PSA20的吸附量先增大再减小,最大吸附量为923.31μg/g。
  以芘作探针,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SAn溶液疏水微区的微环境。在纯水和70g/LNaCl溶液中,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I1/I3值减小,Ie/Im值增大。在不同NaCl浓度溶液中,当CNaCl为70g/L时,A和Ie/Im值均最大,I1/I3也较大,这揭示了PSAn的盐诱导增粘机理,此时缔合结构变疏松,水化尺寸最大,缔合体的数量最多,溶液出现了第一次盐增稠;当CNaCl为100g/L时,PSA4和PSA20的A出现了第二次峰值,I1/I3均最小,Ie/Im值仍较大,这说明因大量的Na+与分子支链上C-O键发生的络合作用加强了分子间的缔合作用,又形成了大量水化尺寸大、缔合强的缔合体,出现了第二次盐增稠。在整个CaCl2浓度范围内,2g/LPSA4和PSA20溶液的A值分别迅速增加到2.36和2.78,这些值比同浓度的NaCl溶液更高,然后一直到140g/LCaCl2,A值缓慢增加。1.5g/LPSA4和PSA20在70g/LNaCl溶液于20-80℃范围内,溶液的A值、Ie/Im均持续增加,I1/I3值表现为不规则的波动型变化;1.5g/LPSAn在140g/LCaCl2溶液不同温度下吸光度表现了与在NaCl溶液中相似的变化过程。
  动态光散射法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在纯水和30g/LNaCl中,流体力学半径(Rh)丰要分布在单分子区和小缔合体区,0.6g/LPSA20的Rh分布在27.77-40.39nm和小缔合体区180.93-263.21nm两个区。在70g/LNaCl溶液中,1.2g/LPSA20的Rh分布在单分子区30.99-57.93nm、小缔合体区249-574.63nm和大缔合体区872-1630.52nm。在相同的PSA20浓度下,70g/LNaCl溶液中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均高于30g/LNaCl溶液和纯水,0.5g/LPSA20在70和30g/LNaCl溶液以及纯水中的Rh分别为201.9、133.7和162nm。1g/LPSA20在不同NaCl浓度溶液中,当NaCl浓度为70g/L时缔合体的Rh最大,使得其溶液粘度最大。采用静态光散射法和Berry拟合得到PSA20的重均分子量Mw为6.75×106g/mol,回转半径为189nm,第二维利系数A2为8.6×10-5cm3(.)mol/g2,这说明非线型PSA20在盐水中具有良好的溶剂化作用和比超高分子量线型HPAM更高的回转半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PSA20表面形成了独特的棒状缔合结构,且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棒状缔合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和整齐,说明PSA20分子链在溶液中构象伸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首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湘南学院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颇具成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通过顶岗实习强化实践教学,顺应基层需求,实现培养、就业目标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积极为地方教育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湘南学院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深化改革,改进自身的办学定位,
期刊
【摘要】自2014年6月国务院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以“应用型”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战略日趋成为全国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承载了传承民族文化和启蒙民众思想的重任,然而这门学科如何应对当前语境的挑战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既顺应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的本土化和个案化趋势,同时对其他地方性、政治
期刊
【摘要】市场营销理论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渐渐传入中国,由于我国高校的市场营销课程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本文从《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虚拟公司”教学法这一概念,分析了该教学方法的优点,力图能为《市場营销》的课程教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市场营销 教学方法 虚拟公司
期刊
【摘要】基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执业能力培养要求,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执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多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基于执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示范作用,使学生的工程执业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  【关键词】土木工程 应用型人才 执
期刊
【摘要】新时期高校探索企业对人才需求培养的新模式是一项重要工作。高校、职校与企业三方协同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高等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借鉴双元制“订单式”培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突破学校教学模式,发挥学校的比较教育优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双元制 订单式 应用型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中指出:“……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于应用文的教学,往往不是很重视,方法的指导也不够到位。其实,学写新闻报道这种应用文体,虽然生活中接触较多,但学生对这种文体特点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的。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新闻报道,现结合课堂教学浅谈几点做法。  一、生活入手,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
期刊
【摘要】英语教育和国际化文化氛围营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职特色的具体体现。英语书吧的建设是这其中的实践体现,能突显“语言+技能”的办学特色,使学生在实际中应用营销专业技能。  【關键词】英语教育 国际化文化氛围营造 文化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13-01  一、在高职院校内设立
期刊
针对砂岩储层及非均质性砂岩储层,常规土酸酸化穿透距离短,重复酸化会造成近井地带过度酸化,基质机构伤害,井壁坍塌,在远井地带无酸化效果。本文研制的潜在酸及潜在转向酸以实现深部穿透为目标,有效的改造储层,提高酸化效果。
  本文以砂岩储层远井地带的酸化增产为切入点,研制潜在酸。本文选用FJS、FLA、FFA为原料,利用FJS水解率分析得到潜在酸反应物适用于储层的温度、反应物比例及反应物质量。在不添加任何缓蚀剂的情况下,潜在酸与常规土酸比较,潜在酸的pH值能达到0.94,而缓速性能是常规土酸的1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