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作为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一个重要理论,逐渐进入国内外教育者的关注范围。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并建立起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联系,实现对知识灵活的迁移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变浅层学习为深度学习。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兼有自然与人文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综合性,知识体系相比较复杂,并且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中,重点提出的人地协调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支撑,因此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整理分析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综述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理解对深度学习的内涵做出了界定,之后通过对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深度学习的特征,奠定理论层面的基础。 深度学习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天津159名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了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认识以及现状,为教学策略的提出提供现实基础。 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理论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以Jensen,Nickelsen在其著作《深度学习的7种策略》提出的深度学习路线为基础,包括设计学习目标与内容、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7个环节,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从7个环节分别提出课堂教学策略并用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加以论证。在论文的最后一章,以高中地理中图版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寒潮”一课的完整教学案例,进一步对所提出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证实策略对深度学习实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