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税收共治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税收作为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税收共治是我国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现阶段,税务系统已经开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进行跨部门合作,通过探索与政府其他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及公众的协同治理来推进税收共治的现代化进程,实现税收治理的现代化。然而,在税收共治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元化参与主体之间协调性差、相关政府部门“不作为”、非政府主体参与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亟需解决。协同治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的新兴概念,有治理主体多元化、多元化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以及共同规则的制定等基本特征,强调了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是治理的思路和途径。因此,在协同治理的视角下对税收共治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税收共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协同治理理论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可以加强税务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之间的协同,能够方便有关各方的工作,能够使税收得到更好的治理,使税收共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推进税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W县税收共治现状进行分析,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分析其税收共治过程中存在的多元化参与主体之间协调性差、相关政府部门“不作为”、非政府主体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W县税收共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责任分担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激励机制、财政预算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缺乏浓厚的协同治理文化氛围,部分参与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针对W县税收共治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建立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明确的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科学的财政预算制度、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二是积极推行“互联网+税务”模式,三是塑造浓厚的协同治理文化氛围,四是加强参与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参与主体参与能力。
其他文献
自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来,中国严格的生育政策已实施三十余年。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人口基数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再是我国人口
近年来,随着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电/气/热网络之间的耦合程度的加深,使得IES的运行工况更加复杂,对其安全性的评估也具有更大的挑战。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mission capacity,ATC)作为传统电力系统中评估系统安全性和指导系统最优调度等方面的重要的指标,同样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在传统电力系统的A
近年来,线上线下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十分普遍,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给被欺凌者造成身心伤害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治理校园欺凌行为,协同构筑校园反欺凌预防行为,制定相关校园反欺凌法规,成为社会重要议题。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对事物的认识、承受和分析能力有限,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都使校园沦为欺凌事件频发的“重灾区”,校园欺凌必须引起社会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各类社会救助措施依旧需要持续发力。农村低保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线,通过农村低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很多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农村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缓和了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同时,乡镇政
乡村的兴衰,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2004年至2021年,中央持续18年公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了“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期间“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10月,习近平党的十九大上初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此做出具体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9月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PPP是一种由社会资本和政府共同组成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有效地破解当前地方政府建设基础设施融资难的困境,转变过去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201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制定了大量鼓励PPP发展的政策,各地纷纷响应,众多PPP项目遍地开花。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政策界、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关注PPP泛化和异化所造成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PPP背后隐藏着政府的隐性担保、腐败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追求幸福的民族,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征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幸福思想。儒家孔孟幸福思想作为其中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时代价值,是中华儿女宝贵的思想财富,是大学生群体追求幸福人生的价值指引与精神食粮,是构建幸福社会、实现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思想源泉。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孔孟幸福思想融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着
电力大用户直接交易作为放开售电侧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因其具有提升电力市场竞争力、拓宽用户购电选择权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各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研究热点。然而,电力大用户在参与联营市场交易时,电价的不确定性会影响用户购电经济性及其负荷特性,不利于用户自身能量管理。如何降低电价不确定性对用户的影响,形成有效的购电决策,是电力大用户在电力市场管理风险的关键问题。现有研究多采用随机规划、模糊规划等优化方法对不确定参
贫困问题是世界上各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21世纪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反贫困的步伐,逐渐构建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相补充的“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农村5575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然而,从实践来看,我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工作也面临着政府一元主导、协同互动机制欠缺、社会力量参与有限、贫困户主体性地位缺失等困境,阻碍了扶贫合力的形成,影响了脱贫的可持
在化石能源面临紧缺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电动汽车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能源利用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已得到国家和民众的普遍认可。然而,大部分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行为主要集中在居民用电高峰时段,使得已有电网供电压力再次加大,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电动汽车并网的充换电策略变得尤为重要。电动汽车换电站(battery swapping station,BSS)作为电动汽车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