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有机凝胶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小分子量化合物凝胶因子通过分子间氢键、π-π堆砌,以及其它非共价键作用可以形成二维或三维长程有序的超分子聚集体结构进而形成稳定的超分子有机(水)凝胶。由于其性质具有介于固、液体之间这一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催化、纳米材料的模板、药物等分子控制释放载体等广泛领域。本文合成了几种L-苯丙氨酸衍生物凝胶因子及N-十八烷基马来酸可聚合凝胶因子,研究了其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凝胶化性能及自组装机理。利用水凝胶为水杨酸模型药物的载体,探讨了水杨酸在凝胶中的扩散机理。分别利用L-苯丙氨酸衍生物凝胶因子及N-十八烷基马来酸可聚合凝胶因子在可聚合有机溶剂中的自组装,原位UV固化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了相应的印迹聚合物对D-或L-苯丙氨酸的吸附差别。本论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由L-苯丙氨酸和二(三氯甲基)碳酸酯反应得到的L-苯丙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L-Phe-NCA),在十八胺的引发下开环聚合得到平均聚合度为5的十八烷基-L-苯丙氨酸齐聚物(简称L-Phe-R18)。L-Phe-R18能在多种有机溶剂中发生聚集、自组装,并进而在这些有机溶剂中形成热可逆的物理凝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和分子模拟了L-Phe-R18聚集体的微观形态和可能的聚集方式。2、合成具有手性结构的L-苯丙氨酸衍生物,3-{[(2R)-2-(十八酰胺基)-3-苯丙基]酰胺基}丁酸四乙基胺盐(简称TC18PheBu)。TC18PheBu在纯水及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形成超分子水凝胶。利用FE-SEM、POM、FT-IR、荧光探针以及CD观察了TC18PheBu自组装聚集体的形貌并对超分子水凝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3、本文利用水杨酸为模型药物分子,研究水杨酸在小分子量凝胶因子TC18PheBu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中的释药行为。4、双十八烷基L-苯丙氨酸(Bis18-L-Phe)凝胶因子在可聚合溶剂中以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直径约为100~200nm的纤维状聚集体,纤维聚集体之间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稳定凝胶。以UV光引发原位聚合并将凝胶因子提取制备出非共价键印迹聚合物。为了探讨Bis18-L-Phe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分子识别的机理,重点考察了印迹聚合物对D-和L-苯丙氨酸的pH7.4磷酸盐缓冲水溶液中D-和L-苯丙氨酸的吸附率差别。5、N-十八烷基马来酸(ODMA)可聚合凝胶因子在可聚合溶剂中以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稳定凝胶。以UV光引发原位聚合或热聚合并将印迹分子提取制备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别考察了不同聚合方法、不同模板分子以及不同凝胶因子用量对所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D-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磷酸盐缓冲水溶液中的D-和L-苯丙氨酸吸附量的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对麻黄汤中单味药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进行最佳溶出粒度的筛选,在此基础上对麻黄汤采用单味药材最佳溶出粒度的煮散颗粒汤剂与麻黄汤原药材传统汤剂进行比较,初
可以说,水运系统是交通运输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类工程项目具备占地面积小、运输量大的优点,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近些年来民间投资建设的码头数量日益增多,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正加速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以开放和竞争为特点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建设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城市生态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复合凝胶联合冷冻同种异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兔软骨缺损的效果和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8只健康家兔双侧膝关节造成
文章调研了国内外水产养殖领域中免疫多糖的研究文献,阐述了免疫多糖研究的意义,分析了多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性、作用途径、影响因素、广谱性、相关性及构效关系研究等,并展
重介质分选法在矿物加工领域使用越来越广泛。重介质选煤的分选效率和分选精度较高,效率很高,技术经济效果是显著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块煤重介质分选系统的设备布置、重介质旋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热带地区75~100 kg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约75 kg三元杂交(杜×长×大)猪416头,按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常规
甲醇又称木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烧、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与乙醇相似,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致中毒。经胃肠道中毒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6~10ml可引起严重中毒,6~8ml即可引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提高送管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12例患者置入PICC时发生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结果颈外静脉送管困难的原因在于颈外静脉的特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