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胆道闭锁肝组织HMGB1,RAGE及NF-кB的表达【目的】研究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及核转录因子(NF-к B)的表达,探究其与胆道闭锁发生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ABC法),Westen blot及RT-PCR技术对11例BA患儿和6例(congenital biliary dilatation,CBD)患儿的肝脏组织标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BA组患儿肝组织细胞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HMGB1、RAGE及NF-к B的表达明显高于CBD组;在BA组患儿肝组织中,HMGB1与RAGE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7602,P<O.05,OR=2.1172), RAGE与NF-к B蛋白表达强度亦呈正相关(r=0.7219,P<O.05,OR=1.9082),而CBD组患儿其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BA患儿肝细胞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HMGB1、RAGE及NF-к B的表达异常升高,可能在BA发病中有致炎和胆管损伤作用。第二部分RRV感染导致胆管破坏的发病机制研究【目的】建立恒河猴轮状病毒(Rhesus Rotavirus,RRV)感染导致胆管损伤的小鼠模型,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在胆管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BALB/c雌雄小鼠交配受孕,分娩后将乳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病毒感染组,B组为病毒感染后抗HMBG1抗体阻断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24h内腹腔注射病毒悬液、病毒悬液和抗HMGB1抗体及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各组幼鼠的生存情况,手术获取死亡小鼠胆管组织,并在两周后手术获取所有小鼠胆管组织,行HE染色观察胆管病变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RAGE及NF-К B蛋白表达。【结果】两周后,A组幼鼠存活4/20只,有生长发育异常,B组幼鼠存活14/18只,C组幼鼠存活10/10只,观察各组小鼠胆管病变,A组胆管闭锁发生率明显高于后两组,行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可观察到A组小鼠胆管上皮细胞HMGB1,RAGE及NF-к B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后两组。【结论】成功建立了RRV感染导致胆道闭锁的动物模型;HMGB1-RAGE-NF-κ B通路在RRV感染导致胆管损伤乃至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抗HMGB1抗体可以有效阻止RRV感染所引起幼鼠死亡及胆管损伤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