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的延安诗歌运动以其丰富的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为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解读。延安诗歌运动史的研究是必要的,因为大量诗歌史资料和诗人的解读还没有充分回归到历史中。本文将采用文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延安诗歌运动史的源流、产生、发展、影响进行历史学上的考证,进而对延安诗歌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诗歌团体和诗人群体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探析延安诗歌运动中暗含的历史信息。此外,我想把延安诗歌运动史从泛泛的文学史、新诗史中提取出来,避开文学过分注重作品分析和艺术手法探索的弊端,用史学的方法将这一运动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并将延安诗歌运动的历史动因揭示出来,还原这一部完整的文化史。本文分为五章,分别以“延安诗歌运动的源流”、“延安诗歌运动中心的形成和延安诗歌运动第一阶段的开始”、“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延安诗歌运动第二阶段”、“延安诗歌运动中诗歌的创作理念”以及“延安诗歌的贡献和影响”为题,对延安诗歌运动展开历史学上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文学”开始萌生,并在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推动下很快发展起来。革命诗歌作为革命文学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形式征服了不少革命阵营里的诗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因此“革命诗歌”的抨击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歌颂劳苦大众,颂扬革命,此时的斗争对象并不包括后来叛变革命的国民党。但在1927年4月12日之后,作为中共领导下的大部分“革命诗人”迅速转向,组成了普罗诗歌团体,创作普罗诗歌,抨击对象也逐渐对准了国民党反动势力,诗中的斗争目标和歌颂对象日益明确,阶级立场也逐渐清晰,诗人队伍也逐渐壮大。进入30年代后,“中国诗歌会”成立,继续保持普罗诗歌的战斗作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抨击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抨击社会黑暗,关心劳苦大众,斗争对象和阶级立场也更为明确。从革命诗歌到普罗诗歌再到中国诗歌会,它们共同为接下来的延安诗歌运动贡献了巨大力量。“卢沟桥事变”之后,左翼诗人力量迅速投入抗日洪流中,原在上海的中国诗歌会也于无形中解散。许多诗人奔赴武汉、重庆、延安、桂林或香港等继续战斗,作为中共领导下的延安此时成为很多诗人的理想目的地,奔赴延安的诗人数量逐渐增多,加上延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此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别具特色的诗歌圈子。在延安诗人的带领和组织下,一大批诗歌团体相继建立,为声势浩大的延安诗歌运动拉开了序幕。延安诗歌运动以社团作为坚强有力的后盾,以活跃的诗人作为传播力量,以诗歌作为战斗武器,以街头诗运动、朗诵诗运动、民歌体叙事诗运动以及民众诗歌运动等作为开展方式,在抗日救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诗歌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毛主席讲话以及文艺界迅速开展的整风运动为界,前期主要是以街头诗和朗诵诗为主的诗歌运动,而后期主要是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以民歌体叙事诗和民众诗歌运动为主的诗歌运动,两个阶段各有特点,诗人的指导思想、诗作的风格、诗人群体的心态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两个阶段的诗歌运动共同构成了延安诗歌运动。此外,从延安开始的诗歌运动也迅速影响到了中共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地区,在这些地区也相继开展了诗歌运动,成为与延安诗歌运动相呼应的重要部分。大众化、民族化、现实主义,是延安诗歌运动的三大理论基础,诗人高昂的爱国情感和中共的意识形态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三大理论自革命诗歌时期就已经出现,并随着普罗诗歌和中国诗歌会不断发展,在延安诗歌运动中,这三大理论更是伴随着诗人和他们的创作,并通过延安文艺整风和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而最终得到实现,同时延安诗人群体在实践这种思想的过程中其政治立场也最终得以坚定。延安诗歌运动的来源、产生和发展是一次连续的历史过程,它的影响不仅包括对抗战胜利的推动、对最广大劳苦大众的热情鼓动,还包括对广大优秀诗人的扬名、对优秀作品的传唱,同时也包括对民众识字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普及。除此之外,延安诗歌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转型、对国统区诗人的吸附、对中共政权的夺取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也是一次深刻而成功的实践。作为中国新诗中历来备受争论的一部分,它的地位和影响是很复杂的,鉴于此,这方面也值得探讨。本文即通过这五章,对延安诗歌运动史进行一次全貌式的研究,让其作为一部完整的文化史,探究其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