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契丹大字《维南赡部洲大辽国铭》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丹为10世纪初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其建立的王朝(907—1125)时称“契丹”、时称“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对峙,对中外历史、文化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据相关史料记载,契丹人创制并使用过两种文字,即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其中契丹大字创制于辽神册五(920)年,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的协助下,仿照并简化汉字笔画形体创制而成的一种表意成分比较多的文字;契丹小字由皇弟耶律迭剌创制,是一种拼音文字,对其创制时间史籍无明确记载,可能略晚于大字。该两种文字在辽朝境内通行二百余年,金灭辽后仍被沿用至金章宗明昌二(1191)年十二月“诏罢契丹字”,从此逐渐被世人遗忘,慢慢成为了无人通晓的死文字。
  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从我国内蒙古、辽宁、河北、陕西以及蒙古国、俄罗斯等地陆续出土的契丹大、小字文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心研究,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契丹文字研究。迄今已公开发表的契丹大、小字文献主要以石刻文为主,其中包括帝后哀册和贵族、大臣墓志铭等,其体裁虽单一,但为契丹文字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现随着新文献的不断出土和研究工作的日益积累,契丹文字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契丹小字研究已有了突破性发展,据统计,已释读的契丹小字原字约有300个、词语3100余条,这对契丹语另一载体-契丹大字的解读提供了可靠参考和有利证据;迄今发现的契丹大字文献有近20件,字数达3.5万余字。现已鉴别的大字字形有近2500个,其中已被解读的大字有近250个、词汇有600多条、附加成分有若干种。
  本文研究对象-契丹大字《维南赡部洲大辽国铭》为新发现的一份珍贵资料。其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石正面楷书契丹大字31行,共约1191字,镌刻工整、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据笔者考证,志主耶律李家奴敞史为契丹六院部蒲古只夷里堇房六诸父之后、辽玄祖胞兄痕得·贴剌夷离堇第七代子孙,与道宗皇帝同辈、志文撰者耶律慈家奴从弟。本研究对蒲古只夷离堇房分支的追溯和耶律慈家奴族系的定位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该墓志内容与契丹小字《萧太山将军永清郡主墓志》《萧查剌相公墓志铭》《南赡部洲大辽国故迪烈王墓志文》《耶律兀没副署墓志铭》和契丹大字《耶律突里不郎君墓志碑》《故永宁郡公主墓志铭》等均有关联。故有必要对该墓志铭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研究。
  该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校勘学”的方法,对原石文献和拓片进行比较,完成了电子录文和释文;利用“比较文字学”的方法,对《维南赡部洲大辽国铭》为中心的相关大、小字文献进行对比研究,释读了一些契丹大字;利用“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对契丹语与蒙古语族语言尤其与中古蒙古语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了部分语词的同源关系。文章由“引言”、“正文”、“结论”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交代了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等;“正文”第一章介绍墓志铭基本信息、完成志文电子录文和释文的同时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整理;第二章主要对志文内容进行叙述的同时解读了若干契丹民族语词;“结论”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契丹语词汇意义和语法现象进行了总结;附录由参考文献、字词索引和致谢组成。
  本文通过对《维南赡部洲大辽国铭》为中心的相关大、小字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①完成墓志铭电子录文、释文的同时,统计出了19个新字形;②解读阳性基数“一、四、五、六、八”的同时,对前人已辨别的“二”构拟了读音;③识别阴性“长”的同时,对阴、阳性序数词“第五”的四种形体进行了解读;④释读地名“迭剌部霞濑益石烈耶律弥里”、官职名“敞史”“近侍”、人名“涅里”“萨剌德”“叔剌”等的同时对50余个契丹民族语词的读音、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进行了解读;⑤在发现部分契丹大字分写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字亦有音节文字性质的观点;⑥结合相关史料文献,整理出了志主的家族世系表。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是现代信息化的产物,它影响了我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将来主要的贸易方式、不断推动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国际税收管辖划分决定了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这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与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收益息息相关,同时关系着国家各项行政职能的正常运行。但它所具有的隐匿性和数据性等特点,冲击了传统税收管辖权的划分规则,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在法律制度建构和征纳税的主体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加强。
  本文综合采用了调查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对数字经济下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及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传统节日休闲的仪式感却在流失,甚至只是当做假日休闲,而非节日休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文章试图从人类学仪式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杭州传统节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今对比和分析,提出如何从政府、学校、信息领域和民众自身四个方面做好传统节日休闲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仪式理论;传统节日;休闲发展;杭州;中秋节   一、引言   在传统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近几年淄博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做法,期望可以对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小学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缝制小布袋”为项目主题,落实小学劳动教育。学生通过完成“确认劳动项目—规划劳动方案—设计劳动过程—开展劳动实践—产出劳动成果—评价劳动质量”项目过程,学会手工缝制的基本方法,了解设计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步骤,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主动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在手脑并用中体认劳动的价值,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键词】劳动
期刊
【摘 要】校本课程特有的开放性为融合STEAM理念提供了实践土壤,本文以校本拓展类课程“厨房里的化学”为例,从优化课程的设计、实施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课程以化学知识为设计主干,融合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跨越学科界限进行以活动为载体的整合,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为同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STEAM 校本课程 跨学科 应用实施  一、缘起:校
期刊
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几位老先生中,成有信教授可谓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  先生的个性,其实并不表現为表面上的狷狂。实际上在我的印象中,成老师一直是笑眯眯的,说话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带一口让人备感亲切的山西口音。先生的个性主要展现在研究的理论深度及高度的人格自信上,也表现在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比如,他的纸质名片,看似简单,但非常“自负”(似乎成有信三个字就够了)
期刊
科学技术不仅被人类用来改造客观世界,也反过来变革人类自身。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以生物科技、电子科技、空间科技等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让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然进化的历程成为可能,同时也让人类、动物、机器之间,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限不再稳固。一种“自然+技术”的综合体呼之欲出。这类综合体在近三十年中国科幻小说中,表现为一系列全新的、意蕴丰富饱满的“后人类”人物形象。
  本文以中国科幻小说为选题范围,从信息科技角度出发,对近三十年作品中的“后人类”形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论文首先从现象
张丽老师抓住《儒林外史》的整本书阅读价值,以精选导读内容为经线、以阅读方法指导为纬线、以关怀为内核,真正让这节名著课对学生起到了阅读引导的作用。全课纤巧典雅,让人击节赞叹:“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特级教师马群仁的“阅读关怀”理论指出,阅读关怀是指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动机”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强制力量,向学生施以“引导”与“关爱”,学生确认教师传递的“信息”后,最大程度地遵从自我
期刊
李碧华是香港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既有丰富的中国想象,又有强烈的香港特质。作为一个用汉语写作的作家,她对古典中国的想象就像对古典文学的接受一样自然。她擅长从中国的古典神话、历史故事与传统作品中攫取能引发读者兴趣的种种元素,然后以诡谲的思维、奇妙的笔墨将传统元素进行大胆的加工重造,使之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但作为一个香港作家,她对古典中国的想象也必然会带上香港的色彩,她对中国古典“故事”的“新编”,其实是一种“我城”视角下的重述,寄予着李碧华有关香港人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思考。
  近代以后,香
契丹人十世纪初在北方草原上建立了契丹国(时称辽),在建国后不久契丹人为记录自己的语言仿造汉字笔画先后创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字与汉字并行于辽朝境内,一直使用到保大五年(1125年)辽朝灭亡。大辽瓦解后,契丹文字在金代继续被沿用,直至金章宗皇帝明昌二年(1191年)“诏罢契丹字”,先后使用时间长达270余年。随着辽朝的瓦解和契丹人的消失,契丹文字逐渐成为了死文字,无人能识,无从破解。
  契丹文字的重现及其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巴林右旗辽庆陵契丹文帝后哀册的发现,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