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大学生数字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o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出版业的发展追求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具体到数字阅读,一方面需要关注阅读范式更迭背后社会思潮和文化取向的变迁;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新的阅读场景下,商业模式的形成与供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所聚焦的数字阅读付费即为后者的体现。时至今日,数字时代的互联网红利已经消耗殆尽,数字阅读企业的关注点也从用户生命周期上半场的接受与使用转移到下半场的留存与付费,本研究遂由此展开。大学生用户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数字阅读具有较高的接受和使用度,因此本研究选择大学生作为对象。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数字阅读相关研究的脉络、进展和趋势,对数字阅读行业当前现状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整理和回顾,并对目前主流的四大付费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用户的数字阅读和付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引入感知价值、阅读效能、阅读焦虑等概念,构建了大学生数字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根据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验证了模型效果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本研究对大学生数字阅读情况(阅读时长、阅读设备、阅读平台、阅读场景、内容获取方式、阅读互动行为)以及数字阅读付费情况(可接受付费额度、付费内容形式及题材偏好、付费形式、支付渠道)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数字阅读基本情况方面,大学生数字阅读时长集中在120分钟以上,明显高于纸质阅读时长的15-60分钟,移动设备已经替代电脑成为大学生中最主流的数字阅读设备,大学生使用数字阅读平台呈现社交化趋势,而数字阅读场景呈现碎片化趋势,在数字内容获取上呈现无目的性,同时,在阅读效果上纸质阅读占优。在数字阅读付费情况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数字阅读付费,但整体可接受付费额度偏低。在付费内容形式上,大学生更偏向电子书、在线课程和深度文章;在付费内容题材上,则更偏向文学、教材教辅和人文社科。大学生对付费模式偏好呈现分散化态势,而对付费渠道则呈现集中化态势。同时,本研究验证了大学生数字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结论表明:大学生在面临数字阅读付费时,环境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存在影响关系,其中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数字阅读付费意愿的因素包括模仿他人、感知价值和个人创新意识和经济水平;而线上互动和阅读效能通过影响感知价值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付费意愿;此外,羊群效应还正向影响大学生阅读焦虑,但阅读焦虑对大学生付费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基于数据和结论分析,为数字阅读企业提供了针对性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用户终将回归理性,感知价值才是核心;促进线上互动,提升社区归属感;借助社交意见领袖,实现口碑传播;提升阅读体验,降低功能使用难度;制定灵活价格,探索多元付费模式;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提升付费意识。研究旨在通过以上建议促进数字阅读行业形成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其他文献
图像语义分割任务因其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环境感知、人体解析等场景,成为了计算机视觉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其只能分割出同类事物,无法将单个事物区分开来,图像实例分割
在单元素原子吸收法的基础上,使用瓦里安SpectrAA220FS原子吸收光谱仪,建立了底泥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原子吸收多元素同时测定方法。应用本法测定了岷江成都段底泥中的部分金属元
本文研究的是关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我国基金收益的影响分析。基金的有效收益都与基金经理的抉择和判断紧密联系。换而言之,基金经理这一角色应当是基金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和
为了探讨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和对策,采用盆栽控水方法,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LS)、中度干旱(MS)和重度干旱(SS)4个水分梯度,测定了
根据隧道模型的特征,对其参数化建模难点进行分析。借助Revit二次开发插件DYNAMO编制程序,实现隧道模型全过程的程序自动拼装。利用DYNAMO+REVIT,简单输入管片特征数据快速建
用偏光显微镜(PLM)、扭辫(TBA)、IR及WAXD对PEO/PBHE共混体系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50%以上的共混体系,几乎完全被PEO球晶充满,非晶态PBHE作为微区分散在大
失独老人由于子女去世而承受重大打击,导致精神上和生活上都有问题。如何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是社会保障领域乃至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失独老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遗传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外科ICU住院病人非痰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21株,采用琼脂2倍稀
目前,以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为背景的研究广泛开展,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方法来发现大量数据所隐含的各种规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基于基因检测和
超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复合的功能,在城市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准确有效的抗震性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发展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来衡量地震动不确定性,